美元爬高 企业警惕_专访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部首席执行官方方以及摩根大通人民币交易高级主管胡文涛

发布:2013-09-02 编辑:2013-09-18 来源: 《中国外汇》
金融危机之后的第五年,美国计划将逐渐退出QE3,美元在2013年也步入升值通道。美元走势逆转,这对中国企业海外融资和广大外贸企业的资金管理都有重大的影响……

金融危机之后的第五年,美国计划将逐渐退出QE3,美元在2013年也步入升值通道。美元走势逆转,这对中国企业海外融资和广大外贸企业的资金管理都有重大的影响。为此,本刊采访了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部首席执行官方方以及摩根大通人民币交易高级主管胡文涛。

方方表示,摩根大通预计,2013年年底至2014年年初,10年期美国国债基准利率会从现在的2.5%上升到3%左右;此后一段时间,海外债券市场将逐渐趋于平稳。而下半年可转债市场和股票的配股市场活跃程度将会提高。胡文涛则指出,面对外汇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司库要提升多头寸管理能力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同时要兼具全球金融视野,以分析判断多国货币政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C =《中国外汇》 F = 方方 H = 胡文涛

C5月底之前,中国企业境外发债相当活跃;但到了6月,整个境外债券发行突然停滞,整个6月份中国境内的企业在境外市场发债仅完成了一笔,就是摩根大通为华能电力发行的4亿美元债券。2013年第一季度还非常热的美元债券为什么到了6月份就骤冷呢?

F: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债券融资成本的历史最低点是在201212月到20132月,从那以后基准利率就拾阶而上。比如美国政府10年期国债利息最低点曾经到过1.4%左右,现在平稳在2.5%2.6%之间,在过去三个月中,大约涨了1%,涨幅很大,而且速度很快。外围环境变化后,投资者的心态也就变了。展望未来,当投资者和发行公司在新的基准利率水平环境下重新取得心理平衡后,债券市场会逐渐回归到健康的融资规模和交易水平。例如,在经历了6月份债券发行市场的停滞之后,730日,摩根大通作为牵头簿记行,成功为百度发行了10亿美元5年期SEC注册的美元债券,息差为5年期美国国债利息+190点,或票面利息3.25%。这是继百度去年11月首度发行美元债券以后的再次发行。鉴于美国国债基准利率的上升,百度此次发债的票面利率绝对值也有所上升;但对于百度而言,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利率水平仍相当优惠。

C:美国国债利息的上升,也表明美元进入升值通道。在美元升值趋势下,中国企业的海外融资策略应做哪些调整?

F:我们认为,汇率的变化不应该成为企业融资策略变化的主要考虑因素。由于中国存在资本跨境流动的控制,因此企业的融资策略更主要的考量因素应是资金用途,而且企业的融资安排也应是多渠道、多样化的。因此,即使在美元贬值阶段,也没有出现过美元融资完全替代人民币融资的情况。

一般来说,企业如果在境内有融资渠道,资金用途也是境内的话,大都会选择以在国内进行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为主;而企业如果在境外有资金需求的话,一般境外资金使用也多是以美元为主,会在境外进行美元的贷款或者债券融资。就目前而言,考虑到对于以偿还股东贷款或分红的形式流出境外的资金仍有较高的预留税,并且国内的存款利率较高,企业仍会以上述境内、境外分别对待的融资策略为主。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利息上升,原来觉得发债融资成本较低的发行主体,面对现在发债成本可能相对提高的情况,也可以选择用可转债的形式来降低融资成本。例如摩根大通完成的恒安国际的54亿港币的零票息可转债,其利息率即为零。我们判断,下半年可转债市场和股票的配股市场的活跃程度将会提高。

H:过去几年,由于量宽的关系,美元利息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但现在,全世界的融资成本都慢慢开始上升,下半年美元收益率会继续上涨。在这个时段之前,如果企业可以把自己需要的资金预先准备好,这也是个很好的时机。虽然现在收益率已经在往上爬,但是我们认为,未来收益率还有更大的向上空间。日前,央行取消了贷款利率的下限,但这不意味着银行也会用很低的价钱把资金贷给企业。在央行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没有什么大幅下调的情况下,整个市场的流动性还是会慢慢继续收紧,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不会降下来。这样的话,越早拿到融资对企业就越有利。

C:在2012年年底至2013年第一季度发债的中国企业,有的含有10年期、30年期的债券。面对美元国债利率上涨的趋势,这些企业应该如何化解美元债券成本上升的风险?

F:由于企业在境外融资一般是有真实海外投资资金需求的,因此资产和负债应该会自然匹配。

C:前面我们谈的,主要是美元升值对于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的影响。其实美元升值,对国内众多进出口公司而言,影响也是很大的。作为人民币交易高级主管,胡总,您认为企业应该如何做好风险规避?

H:这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如果本币是人民币,企业有远期美元应收账款,虽然我们觉得未来人民币会相对平稳,不会有太大贬值、升值空间,但因为利差的原因,目前对人民币远期合同有贬值预期,因此,企业仍需要把远期美元应收账款的风险平掉。不过,他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做的比需要的多,而是要看实际需要。现在这个环境,我们不建议企业在自己不需要的情况下,去买人民币远期升值合同。

C:面对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出现的这种新变动,作为企业司库应该如何做好资金管理工作?您有哪些建议?

H:近两年,中国企业在资金管理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很多大企业在海外和国内都有自己的司库、现金管理中心,能集中管理所有头寸。面对外部市场的变化,今后企业应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企业未来应该加强头寸管理。早前的中国经济比较简单,很多贸易都是用美元结算。但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人民币在不同国家的流动性在逐渐增加,甚至一些国家与中国开通了人民币直接方方兑换,比如日本和澳大利亚,企业因此可以直接用人民币兑换日元、澳元。这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会很明显:以前可能主导的是美元和人民币,风险就是美元远期贬值的风险;现在企业可以直接付澳元或者日元,企业头寸管理也就更加复杂,从以前的单一货币管理模式变成了现在的多货币集中管理模式。由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一样,每种货币的利差也不一样,管理也就不尽相同,因此,未来对多货币的头寸管理需要加以注意。

其二,未来企业要重视利率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企业的存款与贷款将面对更自由的市场环境。近期,央行对贷款利率下限取消之后,我们感觉流动性慢慢紧张起来。在这个情况下,企业司库面对的利息波动性风险会比以前高,因此要加强利率管理:要考虑到如果远期融资成本波动太厉害,会对企业盈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也要考虑如何通过更多的工具(如利息掉期)去对冲利息风险。比如企业有些浮动利息的贷款,是否可考虑换成定期的等。

其三,要认识到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与中国的相关度会越来越高。以前中国的外汇、利息政策独立于其他国家,而现在已不是这样:随着经常账户开放、资本账户的打开,以及中国利率市场化、汇率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海外经济、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企业面临的货币环境比以前要复杂得多,所以企业财务高管必须有一个全球视野,要去判断其他国家新出台的政策会怎么影响到公司自身业务。举个例子,2012年年底黄金开始下跌,而中国很多企业都会受到商品市场变动的影响,如果我们企业的高管可以提前知道黄金市场下跌的原因跟美元升值相关,了解到美元如何影响商品市场走势,就可以提早采取避险措施。全球不同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具有全球视野是必须的。有时候一些风险在国内是对冲不了也规避不了的,这时就需要想想国外市场有没有类似的市场的经验或者产品可为企业所借鉴。

C:在多币种的头寸管理与利率管理中,有哪些风险管理工具可供企业参考?

H:一直以来,国内各种风险规避都比较单一,无论是在工具还是在不同的产品发展上面。但是近两年来,开始不断有新的产品推出,企业除了远期合同以外还有期权产品可选择。在这里,我想谈谈跨货币掉期产品。其实在海外,企业已经在利用这些产品进行风险对冲了。比如一家外国企业在中国做生意,国内贷款成本比较高,但是美元负债比较便宜,这家企业便通过跨货币的掉期换成人民币,然后向外汇局拿到公司贷款额度,并在这个额度范围内把钱汇进中国。从整体来看,这样做企业的借贷成本可以比在国内直接贷款便宜好几个百分点。目前,这一作法中国企业还没有采用过。一方面是国内的产品不够多,且大都不是复杂的产品,只是一些基础产品,因此尽管有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和业务掉期,但使用并不太普及;另外,国内仍有资本管制,国内外的美元市场、人民币市场与海外市场有所割裂,这类产品功用会受到一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