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非洲要住下来、沉下去”__专访中非发展基金总裁迟建新

发布:2013-06-14 15:38 来源: 金融与贸易
迟建新表示,非洲各国的政策法规、社会制度、文化宗教差异较大。中国企业赴非投资不能浅尝辄止,不能有短期行为,不能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要真正住下来、沉下去...

中非发展基金(下称“中非基金”)是国内第一只专注于对非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从2007年开业至今,基金正式运作近6年的时间。作为参与非洲投资的一线主体,他们对非洲投资有哪些亲身体会?为此,本刊采访了中非发展基金总裁迟建新。

迟建新表示,中国与非洲的发展阶段相近,中国的技术 和管理更适合非洲需要,但是随着国际社会对非洲发展前景的重估,在非洲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不仅有欧美日等传统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如印度、韩国等也更加重视非洲市场,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面对的同样是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这对中国企 业国际化管理能力、人才的个人能力都是巨大的挑战。

F&T=中国外汇《金融&贸易》 C=迟建新

F&T:中非基金是中非合作进程中的一个创举,不同于以往的无偿援助和贷款方式。中非基金用市场化运作实现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并促进非洲的发展。基金开业近6年的时间,目前,整体投资业绩、经营状况如何?

C:自2007年成立以来,中非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引导和支持了一批中国企业赴非投资,在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工业园区等行业和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已在南非、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加纳设立了辐射南部非洲、东部非洲、中部非洲和西部非洲的4个驻非代表处。截至目前,中非基金已决定在30个非洲国家投资60余个项目,决策投资额超过20亿美元。中非基金已成为我国对非投资的国家级重要窗口和主力平台,充分体现了中非新型战略 伙伴关系互利共赢的精神实质,得到了中非双方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F&T:尽管当前全球贸易形势整体疲软,但据我们了解,中非经贸表现抢眼。2012年,中非贸易总额、中国对非洲出口总额以及自非洲进口总额均取得快速增长,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984.9亿美元,同比增长19.3%。从投资领域来看,目前中国去非洲投资的整体状况如何?

C:中国与非洲的发展阶段相近,中国的技术和管理更适合非洲需要。近年来,非洲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吸引来自中国的投资,以及由此带来的适用技术和发展经验。中国企业开拓非洲市场的热情也日益高涨。

我国对非投资起步晚、总量小,相比贸易与工程承包等传统合作模式,直接投资比重较小但增长快,潜力大,领域广阔。近2年,关注非洲市场的中国企业不断增加,对非投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据商务部统计,2012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29亿美元,同比增长70%。习近平主席2013年3月成功访非,相信中非之间正在迎来最好的合作契机。

F&T:如今中非基金在非投资的项目越来越多,您对非洲投资环境怎么判断?

C:非洲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大陆,近年来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历史、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原因,加之中非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使对非投资的风险与机遇并存。

我们先谈机遇,从政策环境方面,中非双方都有强烈的合作意愿,非洲政府高层在不同的场合表示希望更多中国企业赴非投资,中国企业也对非洲市场潜力充满信心。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非高访期间强调,要扩大对非投融资合作,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农业、制造业、民生等重点领域,对非投资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经济环境方面,IMF今年初预测,撒哈拉以南非洲2013年经济增长率将超过5.5%,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速3.5%,2011~2015年,世界上发展最快的10个国家将 有7个在非洲。联合国《2012年非洲经济报告》指出,非洲经济若能维持年均5%左右增幅,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将由当前的2%提高到20年后的5%,整体环境有利于对非投资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非洲潜力巨大的市场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竞争者。从总体看,欧美日等传统发达国家开始重返非洲,新兴国家也更加重视非洲。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在非洲的竞争同样是在国际强手如林环境中,这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管理能力、人才的个人能力都是巨大的挑战。

F&T:中非基金依托国家开发银行,以“投资+贷款”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支持非洲多个项目。关于综合金融服务的模式能不能具体地介绍一下?

C:国家开发银行与基金的“投资+贷款”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是指,基金作为财务投资人以资本金的方式,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国家开发银 行作为我国最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 行,一直大力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可以为项目提供贷款支持,分享多年走出去经验。不仅如此,国开行还可以提供债券发行、融资租赁、证券投资及管理等多方面的基础服务。这种综合服务模式,为许多有意赴非投资的企业解决了资金约束,推动了项目发展。

F&T:去非洲投资,其项目资金的汇率风险是如何考虑与规避的?

C:汇率风险是所有从事国际业务的企业需要面临的共性问题,解决办法只能是“因地制宜”。非洲很多国家外汇缺乏,货币币值不稳定,在非洲投资的汇率风险更为突出,我们通过优化交易结构设计,结合项目行业、国别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资金使用计划等方法减少汇兑风险。

F&T:在非洲投资近6年,中非基金有哪些经验心得可以与中国企业分享?

C: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明显感觉到,中国和非洲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为发展中非经贸关系创造良好环境,非洲各国积极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同时,我们也感觉到非洲国家的差异很大,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人文环境对我们而言比较陌生,这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一些挑战。

在对非投资业务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也算是给其他投资者的一些建议:

一是要深入了解当地社会,真正住下来、沉下去,有长期扎根非洲的打算。非洲各国的政策法规、社会制度、宗教文化差异较大。中国企业赴非投资不能浅尝辄止,要真正地深入进去,能“进得去,住得下”,不能有短期行为,要有长期打算,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社情民意,对非洲的充分认识是做好后续工作的基础。同时,不能急功近利,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

二是要深化与当地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等社会各界的合作。非洲国家的政府、企业和一些民间组织,甚至部落、宗教人物等,对企业的发展及与当地融合都有重要的帮助,国内企业应加强与当地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学会与他们合作,借助他们的力量推动工作。

三是要真心实意地帮助当地做些实事,履行社会责任。国内企业赴非投资,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了解当地人民的疾苦,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为当地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 象。这也有助于业务的顺利开展。

四是要选准合作的切入点。一些人认为,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主要是看中了非洲的资源。实际 情况并非如此,非洲有广阔的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例如农业加工、制造机械、建材、轻工、纺织、家电等生产型领域都有很多的发展机会,正如改革开放初期,发达国家看中中国的市场潜力一样,国内企业也要不断开阔眼界,选准契合点加快对非合作。

F&T:现在去非洲投资的民营企业越来越多,中非发展基金能够为它们提供哪些专业的帮助与服务?

C:随着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加入到投资非洲的阵营。6年里,中非基金与民营企业合作,在非洲投资运营了埃塞俄比亚皮革厂、马拉维、莫桑比克、赞比亚等国棉花种植加工、四达非洲数字电视等一批优秀项目,取得了良好效益。

民营企业富有创新精神,有赴非投资的决心,但资金约束明显,投资非洲经验和管理能力不足。国家开发银行的 “投贷债租证” 的综合金融服务,可以为合作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同时,中非基金通过6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对非投资经验,培养了一支专业团队,对非国别、行业、法律、风险等方面的研究实力也逐渐得到业界认可,凭借“软实力”的突出优势,中非基金可以为民营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提升其对非投资的应变能力和管理水平。

文/本刊记者 王亚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