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转型期-专访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浩川

发布:2013-04-11 09:00 来源: 《中国外汇》2013年第6期
日本的服务企业、金融企业正在逐步替代制造企业,对进入中国市场跃跃欲试,可能会掀起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新浪潮。

中日贸易、日本对华投资和日本对华经济援助作为中日经贸合作结构中的“三驾马车”正在逐渐散架,身处转型中的中日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关系正在重构。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浩川。张浩川教授表示,日本的服务企业、金融企业正在逐步替代制造企业,对进入中国市场跃跃欲试,可能会掀起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新浪潮。与日本企业积极的对华投入相比,中国企业的对日直接投资则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但中国企业在对日收购中收获了友好模式的经验。

C =《中国外汇》 Z = 张浩川

C:制造业企业虽是日本对华投资的龙头,但是在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向外转移趋势。您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Z:制造业企业向劳动成本更低的地方转移,这是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制造业从日本转移到中国台湾、韩国,之后是中国大陆,再到东南亚,始终都在遵循这一规律。在细分的制造行业,这一进程的步伐是有差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加工产业,比如纺织服装业,在前几年就已经开始向东南亚转移;而生产工艺相对复杂、附加值更高的产业,目前则多数都还留在中国,比如汽车产业,其中的日产集团,还在进一步扩大在华投资。

制造业仍在日本对华投资中占据了最大的比重,2013年又出现了新的特点:第一,日本企业继续新设生产基地或者增加产能的目的,是满足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内部需求;第二,由于在中国投资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日本企业纷纷在中国设立投资公司或事业总部,统一管理集团公司业务,进而大力推动企业整合(收购兼并)与合作,并积极摸索从事金融活动的可能性。

C:在日本对华投资的结构中,服务业、金融业企业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很多企业开始在中国市场崭露头角。对此您如何看待?

Z:日本企业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性,大量的服务企业、金融企业摩拳擦掌,期待中国市场给他们带来新的商机。他们的进入契合了我国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政策方向,可能会掀起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新浪潮。

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服务企业,集中在餐饮、零售行业,比如吉野家、永旺集团。在2012年钓鱼岛事件之后,吉野家仍明确表示,要继续增加在中国的店面数量。日本的餐饮企业同时带给了我们一种健康、绿色的餐饮文化,我国消费者也正在逐渐接受这种理念。日式餐厅在各大城市的风靡,就是最好的证明。家乐福、沃尔玛等欧美零售企业多是“囤积采购”模式,比较符合我国北方地区的消费习惯。而永旺集团等日式零售企业提供的多是小包装产品,比较迎合南方地区消费者随时采购新鲜食品的需求,消费群体也锁定为追求生活品质的中产阶层与白领。差异化的经营策略使得日本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在钓鱼岛事件中,永旺集团的部分店面被砸,但这并没有动摇该集团深耕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战略。

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我国在开放金融领域方面比较谨慎。日本的金融企业其实在很早之前就通过建立事务所、代表处等方式“曲线”进入中国,为总部客户的在华机构提供相关服务。不仅日本的三大银行,甚至很多地方银行都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还出现了地方银行“抱团”来华的现象。日本的银行主要为在华日企提供服务,并没有积极拓展国内客户,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金融政策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在华日企的数量足够庞大,他们的业务已经饱和,所以没有继续开拓业务的必要性。

C:大量的日本服务企业都在积极开拓中国市场,在这一进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

Z:日本服务企业开拓中国市场,面临着来自企业内部与中国市场两方面的挑战。日本经济、日本企业都处于转型之中,日本企业已经在全球化浪潮中迷失了方向,在创建产业标准、引领行业规范中失去先机,难现上世纪80年代前后叱咤国际市场的勇猛。这种转型失败使得日本企业总部在制定全球战略时会出现偏差,从而导致分公司在执行层面出现偏差。日本企业遇到的中国市场难题,包括政策的不确定性、商业习惯差异、人力资源市场还没有完全规范化问题。这些因素导致有的日本企业出现“用工荒”,甚至日本企业对国内某些地区不及时缴纳水费就直接停水的做法不适应等等。最早进入中国的日本企业已经有四十多年了,这些不适应仍然存在,这确实值得反思。这种“水土不服”的现象背后,是中日双方在企业制度、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C: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近几年到日本投资的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Z:最早的中国企业对日投资可以追溯到197911月,当时北京友谊商业服务公司与日本东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合资在东京开办了京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企业真正规模入驻日本,是在21世纪初。2001年,上海电气集团收购秋山印刷和池贝公司、广东美的收购三洋电机子公司,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做中国企业对日投资新纪元的起点。与日本企业积极的对华投入相比,中国企业的对日直接投资则显得苍白无力,基本还处于“零敲碎打”的起步阶段。

2011年,海尔收购日本三洋白色家电的案例,标志着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出现了新的变化:从带有敌意的收购转变为友好模式。2004年联想收购IBM之后,实施了用Lenovo品牌取代ThinkPad的方案,这很有中国企业扬眉吐气的意味,却使联想集团失去了忠诚于ThinkPad品牌的大量客户。这种情况在日本最为明显,IBM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很快被NEC、松下等PC厂商瓜分,联想并没有能够享受到IBM在日本PC市场上辛勤耕耘的果实。海尔收购三洋以后,则保留了三洋的品牌,从而留住了三洋的客户,并通过互借销售渠道促进了两个品牌的发展。

C:通过并购日本企业,中国企业最期待获得什么?在并购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Z:到日本并购的中国企业,一般以同类企业的横向并购为主。国内企业在技术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加之拥有核心技术的日本企业不愿出售、也没有出售的必要,因此核心技术并不是吸引中国企业并购日企的主要因素。中国企业最为看重的,实际是日本企业的销售渠道:一方面可以借助目标企业在日本的销售渠道,使中国产品进入日本市场;另一方面,借助日本企业较为成熟的全球销售网络,实现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突破。Lox是日本的家电零售企业,2009年苏宁电器收购了这家企业,就是希望以此为切入点,通过获得终端渠道打开日本市场。

不同于欧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日本市场其实非常闭塞。国外企业要真正融入日本市场非常困难。日本市场会通过各种非政策性要求、行业潜规则等排斥或者限制外资在日本的发展。很早就开始进入日本投资的美国,虽然投资规模大约为中国在日投资的10倍,但实际上规模也并不大。这就要求赴日收购企业要付出更多的前期努力,以和平友好的方式进行合作,减少收购中的敌意,尽快融入日本的市场。

 

                                                                       文/本刊记者 刘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