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主要经济体受益所有人登记制度比较

来源: 《中国外汇》2024年第12期 作者:袁治杰 编辑:韩英彤
受益所有人登记制度是新生事物,其运行状况如何,对此并没有全面的评估。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还在紧锣密鼓的修订过程中,《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办法》也要到2024年11月才开始施行...

受益所有人的概念出现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最先被用于税收领域。直到2003年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对《打击洗钱、恐怖融资和扩散融资的国际标准:FATF建议》(以下简称《40项建议》)修订时才在反洗钱领域引入了受益所有人的概念,并于2012年版建议中明确提出受益所有人识别和登记的要求。建议24要求各国应采取措施确保其有权机关能够及时获取或得到充分的、准确的和最新的关于法人的受益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信息。建议25则要求各国应采取措施防范法律安排被用于洗钱或恐怖融资,特别是确保其有权机关能够及时获取或得到充分、准确和最新的关于明示信托,包括其信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信息。近20年来,经贸往来的全球化、法律工具的复杂化、反洗钱形势的严峻化,使得全面识别受益所有人变得愈发重要,过去十多年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强化受益所有人识别和登记。

在FATF第四轮互评估中,建议24“法人的透明度和受益所有权”、建议25“法律安排的透明度和受益所有权”评估我国均为不合规。为应对这一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办法》,以部门规章的形式确立了我国受益所有人登记的基本制度框架,但细节方面还有待主管部门出台更加细致的文件。为对我国有所借鉴,笔者聚焦欧美主要国家形式多样的受益所有人登记制度,介绍其做法,以为他山之石。限于篇幅,笔者重点关注其受益所有人登记制度框架。

 

欧盟反洗钱指令设定的受益所有人登记框架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