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章 宏观经济

俄罗斯的经济韧性分析

来源: 《中国外汇》2024年第7期 作者:庞大鹏 宋爽 编辑:孙艳芳
从俄罗斯经济发展全局看,当前俄罗斯正在实施战时经济模式,这将导致俄罗斯经济发展前景具有不确定性,其经济韧性也面临多方面制约因素。

在全球高利率环境和美西方严厉制裁压力下,俄罗斯在2023年依然实现3.5%的经济增速,有关俄罗斯经济发展具有韧性的评价不胫而走。如何看待这种韧性是当前俄罗斯经济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俄罗斯经济韧性的表现

尽管受到经济制裁和通胀压力的影响,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的经济表现明显超出预期。主张俄罗斯经济具有韧性的声音逐渐增多。俄罗斯学者指出,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的俄罗斯经济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没有人预料到一个遭受前所未有制裁压力的国家会有这么强的韧性。俄罗斯经济超过了最乐观的预测。

在经济增长方面,俄罗斯经济屡次颠覆国际权威机构的预测。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2年4月对俄罗斯在2022年的经济增速预测为-8.5%,较危机爆发前的1月份,预测直接下调了11.3个百分点。然而,2022年俄罗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下滑2.1%,表现明显优于IMF预期。2023年1月,IMF对俄罗斯在2023年经济增速的预测为0.3%,而到2024年1月已将俄罗斯的2023年增速调整为3%。这与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2023年12月初提出的俄罗斯2023年经济增速为3%的估计一致。无独有偶,欧盟委员会在2023年11月发布的秋季版《欧洲经济预测》中也将俄罗斯2023年经济增速预测从春季版的-0.9%大幅上调至2%。欧盟委员会指出,俄罗斯经济表现超预期的原因主要有财政支持的国防支出大幅增长、国际油价上涨带动能源出口收入增加、工资增长超过通胀支撑国内消费等。

除此之外,俄罗斯经济韧性还表现在以下经济领域。

美西方施压加速了俄罗斯进口替代进程。2023年俄罗斯工业生产增长3.6%,加工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全年增幅达7.5%。俄罗斯工业整体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非石油天然气收入创下历史新高。2023年俄罗斯联邦财政收入达46万亿卢布,比2022年增加4万亿卢布。石油物流体系也加速调整,出口方向东转,出口收入逐月增长。

进口迅速复苏。美西方制裁导致2022年俄罗斯进口急剧下降,但到2023年夏天,俄罗斯的进口额和进口量都已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平行进口”发挥了作用,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在农业领域,俄罗斯再次在粮食收成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全年粮食总产量超过1.46 亿吨,达到历史次高。粮食出口也表现不俗。据俄罗斯农业部统计,截至2023年12月4日,俄粮食出口量达6250万吨,是上年同期的1.5 倍。小麦连续两年丰收,从而巩固了俄罗斯小麦第一出口国的地位。

俄罗斯外债进一步降至最低水平。2023年政府外债从460亿美元减少到320亿美元,证明了金融的稳定性和经济的独立性。与此同时,私营企业也在偿还从外国银行获得的贷款,2023年贷款余额从3370亿美元减少到2970亿美元。

失业率创新低。2023年失业率几乎都保持在略高于3%的水平。其中,10月失业率在新俄罗斯历史上首次跌破3%,降至2.9%;就业人数达到7410万人,而2022年10月为7210万人。

 

俄罗斯经济显示韧性的原因

俄罗斯经济之所以显示出较强韧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俄罗斯的区位优势和政府的策略布局。

第一,国内市场条件支持俄罗斯不必完全融入全球经济。俄罗斯拥有足够的市场规模,支持其采用进口替代策略或较快获取替代性进口来源。在2014年因克里米亚事件受到美国制裁后,俄罗斯开始推行进口替代策略。在市场零售商品中,进口品比重有较大幅度下降,到2017年二季度已降至33%。鉴于俄罗斯的市场吸引力,在美西方品牌撤离后,“友好国家”品牌也会快速进入填补俄国内市场需求。以汽车为例,中国目前约占俄罗斯新车进口量的80%,中国品牌占据俄汽车市场一半以上份额;俄罗斯本土的伏尔加汽车公司则控制着另外的“半壁江山”。

第二,横跨欧亚大陆的地理条件支持俄罗斯平衡地缘政治风险。俄罗斯在克里米亚事件后加速“向东看”战略,依托2015年建立的欧亚经济联盟倡导构建“大欧亚伙伴关系”,俄罗斯与地区、国家和各组织进行经济合作对接。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进一步加深与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沟通联系,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成为俄罗斯突破美西方制裁的新增长点。

第三,俄罗斯政府提前部署“堡垒战略”以维护国家安全。其一,俄罗斯在2014年克里米亚冲突后主动减少与美国贸易联系。2014年8月,俄罗斯政府公布了食品进口禁令清单,宣布未来一年内,禁止进口原产于美国等国家的部分食品。2018年6月,俄罗斯出台《关于针对美国和其他国家不友好行为的反制裁措施法案》,涵盖禁止向美国出口或从美国进口特定产品和原材料等反制裁措施。其二,俄罗斯大量抛售美债资产。根据俄罗斯央行的数据,2014年6月至2022年1月,俄罗斯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占比从43.4%降至10.9%。此外,俄央行还积极建立本土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以取代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系统。俄央行报告显示,2020年SPFS发送了近1300万条金融报文,SPFS业务量占俄罗斯国际支付金融报文量的17%。2022年,俄罗斯的“堡垒战略”已初步建成,美西方的金融制裁已撼动不了俄罗斯经济的根基。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涉及经济发展全要素并呈现前所未有的高强度,尽管俄罗斯政府采取了“经济堡垒”政策,但从实际效果看,保守的财政政策限制了社会支出和基础设施投资,俄罗斯经济发展付出了代价,同一时期俄罗斯居民人均实际收入也在下降。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到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前,俄罗斯经济平均每年增长0.8%,而同期全球经济的增长率为3%。

第四,普京政府坚持以专业型经济管理人才制定和贯彻国家经济政策。俄央行行长埃尔薇拉·纳比乌琳娜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经济系,曾先后在苏联科学工业联盟、“战略研究中心”基金会、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后改组为“经济发展部”)等经济部门担任要职。在因乌克兰危机遭遇美西方密集金融制裁后,由纳比乌琳娜率领的俄央行果断采取了资本管制、大幅加息、交易限制和信贷机构支持等措施,有效稳定了金融市场,逆转了卢布跌势,因此她在2023年11月成为美国《政治报》年度头号“破坏者”评选的获胜者。俄财政部长安东·西卢安诺夫则毕业于莫斯科金融学院,毕业后即进入俄罗斯联邦财政部工作,有超过30年财政工作经验。在2022年俄罗斯遭遇高烈度金融制裁后,俄财政部果断采取超额油气收入不再计入国家福利基金、大幅使用国家福利基金弥补预算赤字等举措,为确保宏观经济平稳过渡、联邦财政平稳运行发挥了关键作用。

 

俄罗斯经济模式呈现战时经济特点

俄罗斯的经济韧性究竟是短期表现还是长期特征?这需要从其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入手进行深入分析。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2022年9月21日,俄罗斯实行部分动员令,国内一度出现社会波动。为稳定局势,普京总统随即成立战时协调委员会。该委员会具有调配一切资源用于保障战时需要的权力。当前俄罗斯国内一切政治和经济举措都是为了战场服务。2023年11月普京总统签署《2024—2026年俄罗斯联邦预算法案》,国防支出继续大幅上涨。在2024年预算支出结构中,国防支出超过社会政策成为支出重点,占全部预算支出的29.4%。与2023年预算法案相比,国防开支增加68.2%。一切为了前线,已是战争状态下政策走向的新常态。

在战时经济状态下,俄罗斯2023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预算支出,换句话说,就是国家大规模投资。根据俄罗斯财政部的数据,2022—2023年,俄罗斯经济的预算拉动力效果明显。从2025年起,预算支出会开始减少,这意味着预算激励将停止发挥作用。因此,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值正在下降。事实上,俄罗斯央行预计2024年的GDP增长率为0.5%—1.5%,2025年为1%—2%。

在战时经济状态下,俄罗斯经济发力点改变,对俄罗斯经济结构改善的负面冲击明显。俄罗斯在战前实行创新发展战略,经济政策主要侧重技术发展,力图出口多样化,尽力摆脱对石油天然气出口的依赖,同时基本支持资本的自由流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资本流动受到控制;对外贸易按照对外政策开展,国家被贴上敌对与友好的标签;预算支出军事化。由于俄罗斯与美西方关系基本破裂,国家安全成为首要国家利益,这种发力点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改变。前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执行的就是以原材料贸易和军工复合体为核心的经济政策,但已为这种低效经济付出了沉重代价。目前俄罗斯战时经济模式会不会重蹈覆辙值得继续深入观察。

在战时经济状态下,经济活动人口减少对俄罗斯影响深远。人口减少一直是限制俄罗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自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约有100万劳动适龄人口离开了俄罗斯,人口减少问题雪上加霜。在2023年底之前,俄罗斯政府又吸纳40万人成为志愿兵或合同兵。若乌克兰危机延宕不决,劳动力短缺将成为重大政治社会问题。

可以说,在战时经济状态下,俄罗斯经济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盈利后资金能否纳入企业收入并不确定。在俄罗斯外企的盈利资金面临一系列苛刻审查很难投回国内。这种状况导致俄罗斯宏观经济指标看起来一切正常,但在俄罗斯的企业的不安情绪却在蔓延。根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的调查,不确定性和高税负一直是特别军事行动以来阻碍经济发展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因素。在战时经济的情况下,国家未能确保税收制度具有适当的可预测性,也未能避免企业税负的增加。

 

俄罗斯经济发展前景受四组关系制约

俄罗斯经济虽然短期表现良好,但从长期看,战时经济模式的不确定性制约俄罗斯经济发展面临四组关系的挑战,存在经济下行的风险。

第一,军工生产与财富积累之间的关系。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政府在国防和安全领域的投入大幅增加。为保障前线的武器消耗,俄罗斯军工企业及部分被征用的民用企业每周工作7天,每天24小时三班倒不停歇工作。目前俄罗斯共有16条导弹生产线全速运转,8万名熟练的技工以24小时轮班制日夜不停地保持生产状态。然而,持续增长的军费支出挤占了俄罗斯财政对关键发展领域的投入,军工生产还会进一步加大通胀的风险。由于军工产品在战争中大量消耗,相比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军工投资的财富消散效应远大于财富积累效应。

第二,油价高涨与国际冲突之间的关系。国际冲突对全球经济信心的冲击往往导致油价高涨,但是未来该影响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后,国际油价一度大涨,但是在11月初即跌破80美元/桶。过去几个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盟友组成的OPEC+产油国联盟持续做出减产承诺,但也未能对国际油价产生太大支撑作用。在11月底OPEC+宣布最新减产计划后,油价继续走低,一周后美油已跌破70美元/桶。在需求方面,2023年下半年国际市场需求好转使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获得提升,年度增加150亿美元;但是近几个月国际需求呈现疲软态势,而且欧盟继续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将进一步收紧对俄罗斯能源出口限制。因此,未来俄罗斯能源出口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第三,制裁封锁与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美国和欧盟不断加强向俄罗斯出口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禁令,以削弱俄罗斯的技术基础和工业能力。俄罗斯在电子信息、数字智能、芯片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受制裁冲击严重,可能因此错过本轮数字经济革命。制裁措施还限制了俄罗斯获得涡轮机和先进制造技术的途径,这些都是生产现代化坦克、机车头、汽车、新型通信网络和其他高科技产品所需要的。外部孤立还把俄罗斯排除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的圈子之外。普京早在2018年总统大选中就已指出科技落后是俄罗斯面临的最大威胁。军事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让在俄罗斯也鲜有成功案例。

第四,自给自足与突破发展之间的关系。2018年普京再次当选总统后,提出要实施“突破性发展战略”。俄罗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能源丰富,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这些条件为其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却也使其缺乏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动力。特别是在克里米亚事件后,俄罗斯加速实施“经济堡垒”策略,积极推行进口替代政策,战前部分建立起有抵御能力、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因此在高烈度制裁下显示出一定的经济韧性。然而,这一经济发展模式也使俄罗斯难以通过参与全球分工获取先进技术、实现产业升级。俄罗斯近年的进口替代进展始终局限在最终消费品领域,而一些关键产业的进口替代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运输、能源和通信等部门的相关设备以及量子计算机、半导体等先进技术均受到制裁严重影响,这使俄罗斯经济实现突破性发展面临着较大困难。

 

作者庞大鹏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作者宋爽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