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通胀目标设定的考量与影响

来源: 《中国外汇》2024年第7期 作者:程实 徐婕 张弘顼 编辑:孙艳芳
中国政府在设定2024年通胀目标3%左右时充分考虑了促进价格稳定、稳定通胀预期、提升政策效用和增强经济稳定等四重因素,不仅反映了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深度分析,也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全面规划。

自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的预期目标,旨在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控制物价水平、锚定通胀预期,追求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平衡,从而营造一个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与之相对应,2005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总体可控且波动稳定,CPI涨幅目标在过去十几年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成效。聚焦当下,政府在设定2024年通胀目标3%左右时,不仅反映了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深度分析,也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全面规划。展望未来,基于对经济结构、经济周期以及人口结构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物价中长期中枢可能会保持在2%至3%的区间内。政府通过设定通胀目标维持合理的物价中枢水平,不仅有利于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还能为政府提供足够的政策空间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内外部环境变化,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政府设置的CPI增长目标与实际值的历史变化特点

合理的CPI涨幅预期不仅能控制物价水平,而且还能降低物价波动,为经济长期稳健增长提供有力支持。通过观察2005年至2023年间政府设置的CPI增长目标与实际值的变化(见图1),可以发现以下两个特点。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