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结算风控热点

特殊的电邮交单风险剖析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4期 作者:吴永威 胡连将 编辑:韩英彤
便利和促进贸易永远是电子交单的初衷。信用证从业者应牢牢把握这一主旨,在开展电子交单业务的过程中积极探索,防控业务风险的同时尽可能简化业务流程,让信用证这一传统结算方式焕发新生。

信用证结算方式下条款约定通过电邮交单越发常见,类似安排看似便捷,但如果相关条款拟定不当,可能会对受益人的交单收款带来额外风险。本文通过回顾一则单据由于战争因素无法正常寄送、开证行遂修改寄单地址、交单方式以及付款条件的案例,分析此特殊安排下的潜在风险,进一步探讨电邮交单相关问题,并对信用证业务各方进行电子交单处理提出建议。

案情回顾

2022年3月3日,位于中国的P银行收到俄罗斯I银行开出的一份以B公司为受益人、限制P银行兑用的延期付款信用证,并于当日将信用证通知给了B公司。

3月17日,B公司交单至P银行,经审单P银行提示不符点,并等待B公司确认是否修改单据。同日,I银行发出一份MT707修改报文,由于时差原因,该报文于当日晚间到达P银行。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