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熊猫债市场沿革与未来展望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4期 作者:李加琪 郑安琦 编辑:王亚亚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为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金融管理部门出台多项熊猫债新政,为熊猫债市场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在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作为连接境内外人民币投融资的重要工具,熊猫债不仅为境外发行人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债务结构提供了选项,也为投资人多元配置人民币资产提供了新机制。近年来,稳健的货币政策与旺盛的市场需求为熊猫债发行创造了良好环境,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也促进了熊猫债市场规范发展。在此背景下,熊猫债不仅发行规模显著增长,在发行主体、发行期限、产品主题等方面呈现新的特征。《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资金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22〕272号,下称“272号文”)的颁布,进一步便利了境外机构境内融资活动,熊猫债市场发展有望再上新台阶。

熊猫债发展的历史沿革

熊猫债是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发行主体包括外国政府类机构、国际开发机构、境外金融机构法人和境外非金融企业法人等,发行场所包括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熊猫债已成为促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

一是熊猫债的诞生。2005年,在人民银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和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指引下,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获准在我国银行间市场分别发行11.3亿元和1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这是我国债券市场首次引入外资发行主体,时任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将此类人民币债券命名为“熊猫债券”,熊猫债由此登上历史舞台。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