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章 欧元流通20年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历程和启示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17期 作者:宁留甫 编辑:孙艳芳
欧洲货币一体化过程漫长而曲折,历经了从支付清算同盟、区域汇率稳定和协调机制、区域货币体系到实现单一货币、建立单一中央银行、实行单一货币政策的不断蜕变和逐步升级。

长期以来,欧洲的历史“分多合少”,实现欧洲的一体化是千百年来无数欧洲有识之士的愿望。二战之前,在欧洲大陆国家林立的年代,货币一体化作为一体化的高级形式和实现路径,在欧洲历史上曾多次被提出或实践,但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果而终。但二战结束后,欧洲货币一体化历经半个世纪的酝酿、探索、调整和准备,到世纪之交终于修成正果,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主权货币,成为当今世界区域货币一体化最成功的代表。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历程

二战后,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过程漫长而曲折,大体可归纳为一个“前奏”和三个“阶段”,历经了从支付清算同盟、区域汇率稳定和协调机制、区域货币体系到实现单一货币、建立单一中央银行、实行单一货币政策的不断蜕变和逐步升级。

前奏(1945—1961):欧洲支付同盟和《欧洲货币协定》是欧洲货币合作的最初尝试

二战给欧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二战结束初期,欧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尽快从战争废墟中站起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面对迅速出现的美苏两大阵营对立,欧洲开始思考预防再次发生新的大战的出路,并谋求在美苏两强的夹缝中联合自强。在欧洲一体化的初期阶段,欧洲从1952年正式成立煤钢共同体起步,到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目标是逐步协调经济和社会政策。货币联盟和货币一体化并非这一阶段的重点所在。

战后初期,欧洲存在严重的“美元荒”,西欧国家因此推行外汇管制和双边结算制度。为应对“美元荒”,振兴欧洲内部贸易,16个欧洲国家1950年联合成立欧洲支付同盟,对相互之间由于贸易关系而发生的债权债务采取双边记账、多边结算的办法,每月集中冲销后进行清算。结算时一律使用欧洲支付同盟的“记账单位”,每一记账单位的黄金平价和美元相等,使清算业务建立在对美元依附的基础之上。欧洲支付同盟是战后欧洲向金融和货币一体化迈出的第一步。

1958年底西欧大多数国家不同程度完成货币自由兑换以后,欧洲支付同盟解散,代之以《欧洲货币协定》。此时,欧洲的“美元荒”已不复存在,美元在欧洲逐渐累积,欧洲美元市场开始形成。《欧洲货币协定》下,各国清算差额全部用黄金、美元或其他可自由兑换货币支付;设立共计6亿欧洲记帐单位的欧洲基金,在成员国发生国际收支暂时困难时提供为期最长两年的贷款。由于计算公式复杂,欧洲各国对其态度并不积极,导致欧洲记账单位的应用十分有限。1974年到1978年间,包括欧洲记账单位在内的以“合成货币与双重货币”计价的债券只占欧洲债券发行总额的2.3%。

先后出现的欧洲支付同盟和《欧洲货币协定》记账单位,作为欧洲统一货币的雏形,在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历史上留下了最初的印记。另外,按照1957年签署的《罗马条约》(包含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两个条约)的规定,1958年3月成立了欧洲货币委员会,主要任务是促进各成员国在货币事务的政策上充分协调,使共同市场发挥作用,成为这一时期欧洲货币一体化为数不多的成就之一。

第一阶段(1962—1974):《维尔纳计划》下建立蛇形浮动汇率机制

1962年10月,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建议各国实行永久固定汇率。委员会的法国代表罗伯特·马乔林指出,货币动荡正在推毁欧洲共同市场,欧共体各国央行行长要为货币统一做准备,货币联盟是欧共体“不可避免的义务”。欧洲货币联盟构想的提出背景如下:

一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摇摇欲坠的情况下确保汇率稳定,维护欧洲金融利益。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外国持有的美元债权开始超过美国政府的黄金储备价值,美元信用越来越受到质疑,美元危机频繁爆发。1958年到1961年前后,法国法郎贬值,而德国马克和荷兰盾升值,欧洲管控汇率风险和货币政策协调的需求日益突出。

二是欧洲一体化自身发展的需要。1967年7月,《布鲁塞尔条约》生效,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成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建立后,随着工业品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对共同汇率机制和货币一体化的要求随之提高。

三是戴高乐下台为欧洲推进政治一体化和货币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政治条件。戴高乐支持欧洲联合,但强烈反对让渡国家主权,包括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1969年4月戴高乐下台,为欧洲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减轻了政治阻力。

1969年12月欧共体首脑海牙会议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构想,这是欧洲官方层面首次出现货币联盟的表述。经过法德两国的反复协商,1971年3月,欧共体通过由时任卢森堡首相兼财长皮埃尔·维尔纳牵头制定的《维尔纳计划》,提出在10年内(1971—1980年)分三个阶段建成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通过逐步缩小汇率波动幅度的途径,达到完全的固定汇率,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欧洲统一货币,取代各成员国货币。可惜《维尔纳计划》生不逢时。1971年8月,为应对愈演愈烈的美元危机,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关闭了黄金兑换窗口。为落实《维尔纳计划》,1972年3月,欧共体实行蛇形汇率制,在遵守1971年12月《史密森协定》规定的非储备货币对美元±2.25%汇率波动幅度的基础上,将欧洲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限制为±1.125%。1973年2月《史密森协定》崩溃,西方主要国家决定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欧共体国家决定仍维持蛇形浮动,成为“无洞之蛇”。1973年10月,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背景下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直接导致西方在1974到1975年爆发经济危机。1974年1月法国宣布退出联合浮动制,《维尔纳计划》在执行第一阶段时就陷入停滞状态。

蛇形浮动聚焦于限制成员国之间货币汇率波动幅度,但在实行蛇形浮动期间,各国货币比价本身是可以调整的,参加蛇形浮动的成员国也经常发生变动。因此,蛇形汇率制是一种自愿和松散的联合,对各成员国并无实际约束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蛇形浮动的实践本身和《维尔纳计划》的理念成为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宝贵财富。《维尔纳计划》第一次试图系统建立欧洲共同的金融政策,强调政治一体化及经济和金融政策的进展须并行不悖,没有政治联盟则经济联盟也不能长期存在,成为后来欧洲货币联盟的重要基础。

为了支撑蛇形浮动体系,欧共体于1973年4月建立了“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并于1974年6月推出与黄金脱离联系的“欧洲计算单位(EUA)”。EUA主要用于欧共体内部财务核算,此外还在“欧洲海外开发基金”、“欧洲区域发展基金”、欧洲投资银行债券业务以及同第三国签订的贸易协定等方面使用。可以说,EUA是欧洲统一货币的萌芽。

第二阶段(1975—1987):建立欧洲货币体系,欧洲货币单位成为欧元前身

《维尔纳计划》搁浅后,欧洲急需在蛇形浮动之外找到一种新的机制实现汇率稳定。从1975年到1978年,比利时、荷兰、德国、法国等国领导人陆续提出强化欧洲“蛇形浮动”,在欧洲建立一个货币稳定区,加强成员国间汇率和经济政策的协调。1977年底,欧洲委员会主席罗伊·詹金斯提出重新启动欧洲货币联盟的谈判。1978年4月,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施密特-德斯坦倡议”获得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1978年12月,欧共体决定正式建立欧洲货币体系(European Monetary System,简称EMS)。1979年3月13日,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启动,同时欧洲货币单位(ECU,简称“埃居”)作为一种平行货币诞生。

在欧洲货币体系下,各国的货币不再盯住黄金或美元,而是盯住作为基准货币的埃居,对埃居保持固定汇率,但可以在一定的幅度内波动;各国之间通过埃居进行结算,埃居成为成员国外汇储备的构成部分;一旦超出了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就有责任进行市场干预,使该国货币汇率稳定到规定范围之内;固定汇率可以调整,并非一成不变。欧洲货币体系通过汇率干预机制(ERM)来维持汇率的稳定,其中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爱尔兰8个国家的货币的汇率只允许在±2.25%的幅度内波动,英国、西班牙、葡萄牙3国允许在±6%的幅度内波动。最终所有成员国都要参加ERM,遵守±2.25%的波动幅度,并进一步缩小波幅,直到完全稳定。

埃居虽不是法定货币,但却执行着某些货币的职能。到1990年底,埃居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位的国际储备货币,在各国外汇储备中占比达到12%,远远超过了日元的9%。以埃居计价的国际债券日益增加。1990年上半年,在新发行的欧洲债券中,埃居债券占到13%,比重仅次于美元债券的31%,排在第二位。

第三阶段(1988—1999):总体顺利,但英镑危机造成英镑永远脱离欧元区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是欧元诞生的最后和最关键阶段。1981年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后,优先致力于完成国内经济和社会改革,主张加强欧洲内部统一大市场建设。在上世纪80年代大部分时间里,货币一体化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欧洲货币体系进行汇率协调。随着欧洲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欧共体国家贸易总额的60%在区内完成,欧洲货币一体化获得了新的动能,关于单一货币的讨论日益热络。

关于欧洲单一货币的形式,当时存在三种设想和方案。一是实行平行货币,与各成员国的货币同时流通。但平行货币的稳定性存疑。二是在现有的成员国货币中选择一种货币作为共同的单一货币,首选马克。马克的地位和声誉都足当重任,问题在于可能与美元一样遭遇“特里芬难题”,而且面临铸币税收益分配难题,此外欧洲各国出于历史原因对德国仍心存余悸。三是各国取消自己的货币,共同使用一种单一货币。1988年2月,时任西德外长的根舍发布关于欧洲货币联盟的备忘录,强调欧洲单一货币建设的紧迫性,倾向于将欧洲货币单位转变为欧洲单一货币。

到上世纪80年代末,面对德国统一步伐的加快,英法两国深深忧虑重新统一的德国力量大增,打破欧洲的力量平衡,甚至再度主宰欧洲。密特朗提出以埃居为基础,迅速创建单一货币以“管理德国统一”,以一个超主权货币和超主权中央银行来迫使德国和其他成员国共同分享治理欧洲的权力,让欧洲各国共同管理德国的“核武器”(指德国的经济能量和马克的货币影响力),约束德国支配欧洲的野心和能量,将德国牢牢“捆进”欧洲大家庭。密特朗向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明确提出,德国统一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欧共体各国引入单一货币。德国深知,要想实现两德统一,获得欧洲国家的认同和接纳,只能通过穿上欧洲的外衣,彻底融入欧洲大家庭,放弃德国马克和自身的货币主权、拥抱欧洲货币一体化是其必须付出的代价,因此接受了法国的要求。

1989年6月,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提交的《欧洲共同体经济和货币联盟的报告》(又称《德洛尔报告》)获得批准,主张分三个阶段创建欧洲经济货币联盟(EMU)。1991年1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或《马约》),决定将欧共体改称为欧洲联盟。其中的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中心问题是统一欧洲货币,在《德洛尔报告》的基础上明确了三个阶段的时间表,提出最迟从1999年1月1日起建立和实施EMU,以单一货币取代成员国货币。

从1992年2月《马约》正式签署,到1993年11月《马约》正式生效,欧洲汇率机制遭遇两次严重危机,使《马约》险些遭遇《维尔纳计划》的命运。第一次危机是1992年的英镑危机。1990年,英国以高估的英镑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干预机制。到1992年夏季,英国经济衰退压力日益突出。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对冲基金疯狂做空英镑,刚刚统一的德国担心降息会加剧国内通货膨胀,拒绝了德国马克降息以缓解英镑下跌的请求。最终,1992年9月15日,英国被逼无奈正式退出欧洲汇率机制。1993年8月,第二次汇率机制危机发生,法国法郎和意大利里拉成为被狙击目标,欧洲货币体系被迫将汇率浮动区间扩大到±15%,几乎将汇率机制变为浮动汇率制。

不过,危机并没有影响到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危机过后,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依照《德洛尔报告》规划的步骤按部就班展开。1995年12月,欧洲单一货币定名为欧元。1998年5月,布鲁塞尔首脑会议决定成立欧洲中央银行,并确定欧元11个创始国名单,英国、丹麦和瑞典因政治原因暂不加入欧元区,希腊因经济不达标而落选。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发行。2001年1月1日,希腊加入欧元区。2002年1月1日起欧元正式流通,拥有12个成员国的欧元区问世。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启示

政治和经济一体化是货币一体化的重要基础

经济学家理查德·利普塞根据生产要素流动程度的级别,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分为六种等级依次递增的状态:特惠关税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与货币同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货币一体化属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较高层次,建立在区域经济融合和区域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基础上。欧洲货币一体化较好地遵循了上述过程。1958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属于典型的关税同盟。1986年通过的《单一欧洲法案》,致力于在1992年底前建成内部共同市场。此后,建立经济货币联盟、推出欧洲单一货币的计划才在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重新浮出水面。

在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过程中,对如何建立货币联盟,作为欧洲核心的德国和法国存在较大分歧,成为贯彻其中的主线。以德国和荷兰为主的“经济学派”主张政治、经济和财政整合是实现货币联盟和单一货币的前提,强调把经济决策权由国家让渡到共同体。在德国坚持下,《马约》为加入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成员国规定了严格的趋同标准。而以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为代表的“货币学派”主张全力推进货币联盟和单一货币,将其作为深化一体化进程的发动机,而不必要求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趋同或协调。回顾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全过程以及欧元诞生后的表现,两派的主张都得到证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的关键时刻,是法国踢出了“临门一脚”,以单一货币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而在《马约》生效后,正是由于严格落实了德国提出的趋同标准,才为欧元诞生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两派的主张也都被证伪:欧洲在远未实现政治、经济和财政整合的情况下,硬是推出了欧元;欧元推出后命运坎坷,历尽磨难,恰是由于经济和财政政策未能实现趋同和协调。

货币一体化需要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历史已经表明并将持续表明,“法币制度”时代下,在众多主权国家之间实行货币一体化,进行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政治实验”和“金融实验”,需要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更需要稳定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配合。《维尔纳计划》搁浅,固然有欧洲自身准备不足的因素,但刚一出台就遇上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和第一次石油危机这样的重大系统性变化,是其失败的最重要原因。相反,《马约》和《德洛尔报告》的规划能如期实施,则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短期内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货币一体化离不开主导国家和关键人物的贡献

法国和德国是欧洲一体化和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关键推手。尽管两国在推动货币一体化时的出发点、立场和利益常常并不完全一致,但两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促成了欧元的诞生。在德国的坚持下,欧洲中央银行承袭了德国央行的衣钵,拥有强大的独立性,将维持物价稳定作为其首要目标,欧元的成功推出也建立在以德国马克为核心的关键货币之上。

欧元的诞生,离不开一群“关键人物”的努力。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奠定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理论基础,被尊称为“欧元之父”。法国政治家让·莫内作为二战后欧洲统一运动的“总设计师”,享有“欧洲之父”的美誉。正是莫内提出的煤钢联营的倡议开启了二战后的欧洲一体化之路,为欧元诞生从根本上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作为政治意志的产物,欧元的诞生仰仗二战后欧洲连续几代领导人的远见卓识、精诚合作和辛勤耕耘,尤其是德法两国领导人的努力。二战后德国和法国的第一代领导人,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1949—1963年在任,以下均为在任时间,按先德国后法国的顺序)和法国总统戴高乐(1959—1969),通过1963年初的《爱丽舍条约》成功地实现了德法的和解与精诚合作,为欧元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两国的第二代领导人勃兰特(1969—1974)和蓬皮杜(1969—1974),合作促成了《维尔纳计划》的通过。两国的第三代领导人施密特(1974 —1982)和德斯坦(1974—1981),则推动了欧洲货币体系的创建。德斯坦也被称为“欧盟宪法之父”和“现代欧元之父”。两国的第四代领导人科尔(1982—1998)和密特朗(1981—1995)则运筹帷幄,精心谋划,特别是主导《马约》的签署,最终促使欧元成为现实。

货币一体化是结果更是过程,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从1969年欧共体提出建立货币联盟的构想算起,到1999年欧元问世,欧洲的货币一体化用了30年的时间。在1969年之前,欧洲已经进行了17年的煤钢联营和11年的经济共同体。从2002年流通至今,欧元也已走过20个年头,经历了无数风雨。

法国经济学家雅克·吕埃夫1950年指出,要实现欧洲统一大业,只能通过货币的统一,否则就会一事无成。欧元问世时,时任欧洲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明确表示:“我的真正目的是在欧元诞生的基础上创建一个政治欧洲。”时任德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约施卡·菲舍尔表示:“欧元的建立不仅是经济行为,而且涉及主权,说到底是政治行为。从今天起,政治联盟就是我们的北极星。”这条政治联盟之路,欧元过去一直在走,未来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