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25周年:金融业再出发

谱写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新篇章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15期 作者:余永强 汤光珺 董士嘉 编辑:章蔓菁
回顾香港回归25周年来的征程,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乘风破浪、砥砺前行。展望未来,政策支持与市场自身驱动力相叠加,将继续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不断向前,谱写发展新篇章。

香江澎湃,紫荆盛开,香港已回归祖国25载。自2007年以来,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经历了“从零到一,从一到优”的转变,在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增色添彩的同时,有力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发展。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香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为香港提供了发展蓝本。展望未来,在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诸多利好支持下,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建设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高、更快发展。

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建设历程

多年来,得益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持续推进和中央政府对香港经济金融稳定发展的系列政策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逐步发展壮大,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2007年至2009年的探索起步阶段。2007年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扩大为香港银行办理人民币业务提供平盘及清算安排的范围(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3号),明确境内金融机构经批准可在香港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2007年6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第12号),对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发行条件、申请流程及资料、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2007年7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香港发行首单50亿元人民币债券(即“点心债”)。此后两年间,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取得监管批准后陆续赴港发债,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初步形成。这一阶段,市场发行主体多为境内金融机构,年发行总量较低,募集资金须回流境内使用。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