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章 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复苏关键在消费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15期 作者:沈建光 姜传钺 编辑:张美思
下半年我国经济具有四大支撑动力,同时面临四大挑战,稳增长的重点在于全面扩大内需、激发消费动力。整体上,下半年经济增速将企稳回升。

在新一轮疫情和俄乌冲突两大超预期因素冲击下,我国经济在今年第二季度下行压力陡然加大,增速回落到0.4%。5月开始,伴随疫情逐步受控以及稳增长措施出台,经济呈现初步恢复态势。在笔者看来,二季度是年内经济周期的低点,下半年经济增速将企稳回升,全产业链优势突出、基建投资提速、高技术制造业高速增长、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是四大支撑动力。

与此同时,下半年我国经济持续复苏依然面临不少挑战,包括欧美滞胀下出口承压、消费恢复乏力、房地产尚未企稳、青年人失业高企。稳增长政策的重点在于强化内需动能,即在支持投资的同时,通过更精准更大规模发放消费券、推进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措施提振消费,同时提升数字经济稳就业稳经济的作用。

下半年经济企稳回升的四大支撑

第一,出口持续高景气,产业链优势凸显。上半年,在疫情反复、俄乌冲突以及欧美高通胀背景下,我国全产业链优势得以放大。1—6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累计同比增长14.2%,6月出口当月同比增长达到17.9%,对东盟(29%)、美国(19.3%)、欧盟(14.6%)均保持高速增长。

伴随近几十年的全球化浪潮,我国产业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占全球制造业附加值近30%,贸易格局也从消费品加工出口为主转变为出口中间品和消费品、进口中间品并举,全球价值链地位逐步向中上游迁移。据笔者对1998年至2020年我国贸易结构变化的测算,出口层面,海外对我国中间品出口的依赖已超过消费品和资本品;进口层面,2020年我国中间品进口达8398亿美元,是资本品和消费品进口总和的两倍多。新冠肺炎疫情显著加速了这一过程,2020年我国纺织服装类出口占比不降反升、远超东盟主要出口国,机电类产品出口增速也持续保持高位。下半年,在疫情仍或反复、俄乌冲突长期化以及欧美通胀仍然高企的背景下,我国产业链优势有望继续维持出口韧性。

第二,多方政策支持下,基建投资大幅提速。今年前六个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3%、远超去年同期水平,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传统基建三大行业中,公用事业、水利环境增速更快,体现出国家基建发展方向。

具体来看,项目层面,“十四五”规划中的102项重大工程正在推进实施,并且新开工一批水利、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资金层面,地方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明显提速,截至6月底,已下达的3.45万亿元专项债基本发行完毕,8月底前要求基本使用完毕;金融层面,6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分别提出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用于保障项目配套资金)、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在项目、资金以及政策的协同支持下,下半年基建投资有望继续发挥经济稳定器作用。

第三,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产业升级态势持续。1—6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达到10.4%,维持较快增长。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累计同比高达23.8%,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均接近30%。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效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国家政策强调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金融业也加大了对制造业的支持和服务力度,上半年制造业贷款增加3.3万亿元,同比多增1.6万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28.9%。未来注重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将推动更多资金流向高技术相关产业。

第四,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愈发突出。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平台化、数字化转型快速推进,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上升到40%左右,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传统经济与数字经济“双轮驱动”态势。

近年来,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据笔者对数字经济发展动力进行的初步测算,总量方面,数字经济规模增速是我国GDP增速的1.75倍;消费方面,网上零售额增速约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1.2倍;投资方面;新基建投资增速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1.6倍,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是制造业投资增速的3.4倍;出口方面,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增速约是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速的8.2倍。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要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随着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的价值凸显,数字经济地位将愈发突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下半年经济持续复苏的四大挑战

第一,欧美陷入“滞胀”风险,出口面临不确定性。美国方面,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飙升至9.1%,7月美联储继续加息75个基点;6月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录得创纪录新低,16岁以上新增就业人数负增长,显示滞胀风险进一步恶化。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将2022—2024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期大幅下调至1.7%—1.9%,美国股市也创下了大萧条以来的第二大跌幅。需警惕美联储超预期紧缩下美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欧洲方面,在俄乌冲突的全方位冲击下,6月欧元区CPI达到8.6%,创历史新高,倒逼欧央行超预期加息50个基点。但同时,考虑到俄乌冲突及制裁仍有升级可能,欧洲距离衰退或比美国更近,近期欧盟也大幅下调未来增长预期。受此影响,长期保持全球第一大顺差国的德国今年以来出现大幅贸易逆差;近期欧元兑美元汇率数次触及平价,为近20年来首次。因此,综合来看,尽管当前外需表现强劲,但不可忽视海外衰退预期下的外需下滑风险,使得下半年出口增长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第二,居民消费恢复动力不足。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反弹至3.1%,居民消费动能有所恢复。但7月以来,汽车、家电销售高频数据有所回落。在笔者看来,有三大因素制约消费进一步回暖:一是本土疫情反复。7月以来,局部地区疫情再度反弹,经济活动受疫情影响有所降温,货运物流、市内通勤等数据均有所回落。二是居民收入增速放缓。二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降至2.6%,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降幅最为显著。受此拖累,二季度居民消费支出同比下降2.4%。三是居民部门去杠杆。上半年,居民新增贷款(2.2万亿元)创七年新低、新增存款(10.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居民消费信心仍然较为薄弱。

第三,房地产下行尚未企稳。房地产全链条景气度低迷,“销售弱-回款难-拿地意愿不足-新开工减速-投资回落”循环尚未打破。6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9.7%,新开工、施工、竣工、土地购置面积等指标继续下探,降幅达到40%—50%;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小幅改善,但降幅依然达到20%左右。究其原因,其一,政策放松力度有限。房地产行业融资监管依然较为严厉,房企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定金预收和按揭贷款。其二,居民购房信心转弱。6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下降近1000亿元,连续7个月同比下滑。近期全国烂尾楼停贷断供出现,其对经济增长、金融体系的潜在冲击不容小觑。

第四,青年人就业压力持续加大。6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随着经济逐步恢复、稳增长稳就业政策显效,就业形势总体好转,但结构性失业矛盾仍然明显,表现在青年人就业压力持续加大。6月,16—24岁城镇青年失业率升至19.3%,续创有记录以来新高。受疫情、行业治理等影响,部分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年轻人求职渠道受到阻碍。加之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创历史新高,加剧了青年人就业压力。

经济复苏的关键在于消费发力

当前我国经济距离常态化运行还有距离,三季度是稳增长的重要窗口期。考虑到欧美深陷滞胀甚至步入衰退的可能性,稳增长的重点在于全面扩大内需、激发消费动力。

首先,以稳内需应对欧美衰退影响。相较于强劲的外需,上半年内需表现较为疲软。长时间的疫情冲击,对居民就业、收入、消费均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预期迟迟未能得到有效扭转。鉴于未来欧美经济由滞胀滑向衰退的风险,我国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想方设法扭转预期、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增长,是防范外部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复苏的有力保障。

其次,进一步加大促消费政策力度。鉴于消费对于稳经济的关键作用,在大力支持基建投资的基础上,政策层面还需进一步出台拉动消费增长的“真金白银”措施。例如,利用专项财政资金或者发行特别国债,通过“中央财政+地方补贴+企业折扣”组合模式,放大杠杆效应;积极推进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电商进农村等重点项目,为消费扩容升级提供新动力;地方政府可与平台企业合作打造“企业网购节”“农村丰收节”等,与发放消费券等相结合,促进生产和消费高效衔接。

再次,提升数字经济的作用。近年来,数字经济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愈发突出。目前我国平台企业通过直接吸纳、直接和间接带动创造就业超过了2亿人,在经济发展中“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支持传统经济发展的同时,顺应数字化转型大趋势,落实好国务院在《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中提出的“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全面释放平台企业,尤其是新型实体企业在稳就业、中小微企业纾困等方面的杠杆效应。

总体而言,伴随存量政策的落地生效以及增量政策的不断出台,在产业链优势突出、基建投资提速、高技术制造业高速增长、数字经济赋能、消费逐步回暖等因素带动下,下半年我国经济有望企稳回升。预计下半年GDP增速将回升至5%—5.5%的水平,全年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作者沈建光系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作者姜传钺系京东经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