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金融业务风险防控
境外贷款业务开展及风险防范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6期
作者:
编辑:韩英彤
境外贷款对于我国大多数银行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业务领域。这项业务既为境内银行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发布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贷款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22〕27号,以下简称《通知》),此项《通知》的发布,补充了资本项下对于企业、银行境外放款及贷款的监管细则,更好地实现了跨境金融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境外贷款业务是境内银行直接向境外企业发放本外币贷款。境内银行应具备一定的国际结算业务能力,在经批准的经营范围内开展境外贷款业务。在发放贷款的形式上,除了直接发放以外,也包括了通过向境外银行融出资金等方式间接发放。
我国参与发放境外贷款的商业银行,主要是政策性银行、大型国有银行及外资银行等。对于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业商业银行等银行来说,此类境外贷款业务量相对较少,业务经验也较为缺失。
当下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领域缺乏优质资产,一定程度上存在“资产荒”现象,此时对银行的境外贷款业务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无疑给国内银行提供了更多配置资产的渠道。未来银行可以在限额以内相应增加境外贷款的资产来源。另外,对境外客户发放贷款,银行面临着不同的市场环境和作业方式。因此,银行要做好境外贷款业务,必须加强对境外贷款市场的了解和对境外贷款实务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