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参透企业汇兑损益科目管理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2期
作者:
编辑:王亚亚
尽管汇兑损益科目不能反映汇率波动给公司带来的全部影响,且多数情况下是账面损益,但是其会对企业账面利润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形下...
企业在跨国贸易、跨国投资以及跨国经营中,普遍存在着记账本位币与业务交易的计价、结算币种不一致,或者与资产、负债的定价币种不一致的情况,汇率的变动会产生汇率风险,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受到影响。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企业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项下的汇兑损益科目非常关心,汇兑损益科目也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判断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成效的重要参考。
细辨汇兑损益科目
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汇兑损益科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汇率波动对企业带来的影响。不过,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同环节,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反映在不同的会计科目中。本文假设企业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部分业务涉及外币计价结算,包括企业有外币合同收入或成本支出,有外币资产(存款)或外币债务(借款),有外币投资及分红等。在企业账务处理时,根据业务对应的不同项目存在不同情况。
一是货币性项目因汇率波动带来的会计账务处理。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货币性项目分为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货币性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货币性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会计期末或结算货币性项目时,应以当日人民币(记账本位币)相关的即期汇率折算外币货币性项目,这些项目因当日即期汇率不同于该项目初始入账时或前一期末即期汇率而产生的汇率差额计入汇兑损益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