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双碳”背景下的绿色交易所发展思考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2期 作者:金子盛 綦久竑 编辑:白琳
北京绿色交易所可以从绿色量化、绿色定价、绿色资金配置三方面发挥自身功能作用,助力北京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建设及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将是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围绕“双碳”目标,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已初步建立并发挥重要作用,碳交易市场建设快速发展并迎来新的里程碑。下一步,绿色金融服务支持“双碳”,绿色量化和绿色定价是关键。北京绿色交易所将承担起国家“双碳”管理公共平台和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的角色,从绿色量化、绿色定价、绿色资金配置三方面发挥自身功能作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双碳”背景下的我国绿色金融发展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已初步建立。在全球竞相发展绿色经济、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大背景下,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共识。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成为全球首个由中央政府部门制定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三季度,绿色贷款余额接近15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超过1万亿元,存量规模稳居世界前列;碳交易等新兴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取得多方面进展;六省(区)九地设立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效,有效带动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双碳”目标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新要求。我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基于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反映了《巴黎协定》“最大力度”的要求,据有关机构分析将使全球温升缩减0.2—0.3℃。用30年时间实现从碳达峰过渡到碳中和,意味着我国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需要开展的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根据清华大学、中金公司等不同团队测算,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所需的投资规模至少为百万亿元。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