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章 封面文章

金融支持“双碳”目标实现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2期 作者:殷红 编辑:韩英彤
“双碳”背景下,金融业一方面要加速自身绿色、低碳、可持续转型,另一方面要助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实现安全降碳。

随着全球低碳转型步伐加速,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偏重、能源需求较大,用不到40年的时间实现碳中和压力巨大,国民经济各部门都须作出艰苦努力。金融业将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碳中和”将带来经济结构系统性变革

“碳中和”已成全球趋势

一是全球在低碳转型方面达成更广泛共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会议(COP26)期间,有84%的国家在原承诺基础上提高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全球向1.5℃温控目标迈近一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通过了“昆明宣言”,推动各国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决策,并建立政策法规、减贫战略和经济核算体系;在国际清算银行(BIS)、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金融组织举办的“绿天鹅会议”上,中国、美国、欧洲央行行长就加强绿色金融重要领域合作达成了共同意见。二是多国发布碳中和目标。在COP26期间,印度、尼日利亚等国家首次做出碳中和承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经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碳中和目标,这些国家的GDP和碳排放分别约占全球的78%和70%。其中,约60多个国家或地区已将碳中和写入了政策或法律。如欧洲的“绿色新政”、我国的“十四五”规划及陆续出台的“1+N”双碳政策等。三是金融机构积极行动。全球多家金融机构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计划和路线图,并通过增加和引导投融资、设立基金等方式加大对低碳转型的资金支持,部分金融机构还宣布将减少化石能源投融资规模。

我国双碳“1+N”政策体系正逐步形成

自2020年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我国双碳“1+N”政策逐步发布。一方面,“1”已正式发布。2021年10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36号文)(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提出“双碳”工作“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5项原则;制定10方面31项重点任务,对未来重点工作给出了方向指引。另一方面,“N”正加速推进。以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为指引,能源、钢铁、有色、石化、建材、交通、建筑等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能源保证、财政金融价格政策等保障方案正在加速制定。

碳中和将带来经济结构深刻变革

一是在供给端,产业结构面临低碳转型。一方面,传统产业低碳化步伐将加速。在能源领域,随着能源低碳转型的持续推进,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将达80%,煤电将从主力电源逐渐向调峰、保供转型;清洁、高效、智能化煤炭利用,辅以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可能成为方向。在工业领域,将持续提升电气化水平、能源利用效率,设备、技术升级也将不断加速。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有望纳入新增建筑技术标准,并逐步在存量建筑改造中实施,新能源电力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被广泛用于建筑取暖、制冷、照明,低碳建材、家电、设施的使用将进一步提升建筑宜居和智能化水平。在交通领域,运输结构更加优化,相对低碳高效的高铁、水路承运比重增加,在排放较高的道路交通运输领域,新能源汽车替代化石能源汽车的步伐将加速。

另一方面,绿色低碳板块不断扩容。在技术创新方面,非化石能源技术进步将带来风光电储能成本进一步下降,节能减排技术发展将进一步降低工业能耗和电耗,零碳和负碳技术突破将为碳中和“最后一公里”提供解决方案。在市场拓展方面,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将进入加速成长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低碳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广阔。在区域融合方面,绿色乡村建设带来林业碳汇、现代育种、整村光伏、宜居庭院建设等新机遇;各个城市群、都市圈也有望走出特色化区域低碳发展新路。

二是在需求端,低碳消费将成为风尚。需求端既能够产生直接排放,消费者的行为偏好还对生产部门决策有较强的引导作用,鼓励和促进低碳消费是碳中和工作的重要环节。首先,绿色产品将受到青睐。随着绿色产品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激励政策的出台,居民“衣食住行用”的绿色化步伐将加快,包括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节能环保家电、绿色建材、绿色食品在内的商品,以及绿色出行、绿色旅游、绿色餐饮、绿色物流等服务品类将受到大众青睐,成为消费主流,“互联网+绿色”也将掀起在线医疗、在线文娱等绿色消费新潮流。其次,绿色消费理念将深入人心。践行绿色生产生活已经纳入中央“推动道德实践养成”标准,未来随着垃圾分类积分、碳信用账户、绿色消费积分等创新制度的推广,居民绿色消费理念将全面普及。随着消费绿色产品成为消费者的日常习惯,绿色产品的需求将大大提升,引导生产端加速低碳转型。

碳中和背景下绿色金融的机遇与挑战

“双碳”背景下,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金融业一方面要加速自身绿色、低碳、可持续转型,另一方面要助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实现安全降碳。

成效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较快,在经济社会低碳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顶层设计方面,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推动下,我国已形成“五大支柱”绿色金融体系,绿色标准取得重大进展,环境信息披露不断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持续完善。在市场建设方面,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信贷余额达到14.78万亿元,同比增长27.9%,规模位列全球第一;绿色债券加速增长,2021年境内贴标绿债发行超过5000亿元,比2020年增长120%;我国还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碳市场,覆盖碳排放量超40亿吨,位列全球第一。在全球治理方面,我国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全球治理,超额完成《巴黎协定》承诺,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G20绿色金融工作组等;2021年11月4日,中欧等经济体共同发起的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报告——减缓气候变化》,为全球可持续金融标准趋同奠定了良好基础。

机遇

一是低碳转型需要大量投资。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并循着产业链拓展出更多的新投资领域,传统产业将加快减污降碳、节能增效改造,需要大量金融支持。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研究显示,今后30年,碳中和将为中国带来138万亿元的投资机遇。二是低碳产品与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投资创新发展。碳交易市场蓬勃发展为金融业带来资金清算、碳排放权质押融资及配套投融资等金融服务需求,未来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和碳衍生品市场,将蕴含更丰富的金融创新机遇,碳期货、碳理财、碳基金、碳资产管理和财务顾问等产品和服务有望加速发展。全球ESG投资规模大幅攀升。截至2021年10月末,仅国内的ESG主题基金已经接近200只,管理规模超1600亿元,为银行开展理财、基金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点。三是政策激励持续强化。根据人民银行印发的《关于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和央行内部(企业)评级工作的通知》(银发〔2017〕289号),人民银行已将绿色金融评价结果纳入其对金融机构的评级,将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纳入贷款便利的合格抵押品范围,还将银行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2021年11月8日,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有利于降低银行绿色资金成本、释放流动性。未来围绕低碳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将日益完善。

挑战

一是监管对气候风险管理要求日益严格。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已将气候风险纳入金融监管框架,主要经济体监管机构已发布或正在制定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管理框架。在我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将在加强金融机构环境与气候风险识别、量化分析、风险管理和披露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表示,气候变化会影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需要进行评估和应对。二是转型风险不容忽视。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高排放行业可能出现市场空间收窄、收益下降、融资成本上升、相关金融风险加大的情况;高排放行业当前的基础设施和设备也存在资产搁浅风险;在境外投资高排放项目也将面临较大的环境与社会风险,并可能引致声誉风险。三是利益相关方低碳诉求日益强烈。股东和投资人对所投资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低碳转型策略、治理效果、政策实施、流程等方面日益关注,并希望尽可能充分披露相关信息。如中国工商银行2021年首次发布ESG半年报,以满足投资人的关注和诉求。四是金融机构自身低碳发展能力有待提升。为了实现碳中和,金融机构需尽快开展自身经营和投融资端的碳足迹测算,对于金融机构尤其是经营网点众多的大型银行,工程量巨大;同时,在测算投融资碳排放过程中对数据获取、指标设定、系统建设等方面都需进行创新,工作挑战较大。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建议

政策建议

一是加速推进以低碳为核心的绿色发展规划。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建立国家层面的碳排放总量和结构控制目标、制度和措施。重点产业的中长期减排规划,如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高排放行业要平衡稳供给、调结构和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安全供应的前提下,有序实现低碳转型。

二是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首先,要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助力绿色低碳发展。通过推进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性和普惠性现代金融体系的建设,建立政策和监管引导、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相结合、各类金融产品相衔接、市场高效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其次,逐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进一步推进绿色金融标准化建设,统一国内相关标准,并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助力全球绿色资金跨境流通;完善金融机构子行业环境信息披露标准,指导环境信息披露工作;鼓励试点地区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绿色相关标准,为促进地方绿色转型提供依据。

三是培育绿色金融文化。首先,在资本市场中培育责任投资人,推广ESG投资理念,鼓励投资人在投资组合中安排绿色投资份额。其次,探索建立碳信用账户,记录企业和个人的低碳减排行为和贡献,如购买低碳产品、参与垃圾分类等,形成碳信用记录和积分,并创新相关机制进行鼓励。最后,开展全社会低碳教育。

对金融机构的建议

一是着手碳中和规划并完善组织架构。将低碳发展纳入长期战略,制定碳中和目标,完善组织架构,形成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推动力;通过制度建设、流程优化、保障机制、文化渗透等多方面发力,建立总分支机构、境内外、各条线统一的绿色价值取向,保证绿色理念执行到位。

二是实施运营和投融资减碳行动。在自身运营减碳方面,在自身碳足迹测算基础上,明确减排的重点环节、具体措施,推进全集团节能减排和低碳办公,同时考虑采取购买碳抵免额和植树造林等方案。在投融资减碳方面,开展投融资碳足迹核算,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趋势,针对可能带来的机遇与风险,制定支持低碳行业发展和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助力安全降碳的绿色投融资政策,推进投融资结构低碳转型。

三是加强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将环境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建立评级和分类方法学,通过压力测试等工具,有效识别和管理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积极开展同业交流合作,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数据积累、系统建设、模型开发、量化方法、成果运用等方面的探索与研究,提升环境风险识别与管理能力。

四是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在服务消费者方面,加大绿色个人金融产品研发力度,如银行可在低碳借记卡、信用卡、绿色消费贷款、住房贷款等方面突破。在服务企业方面,在不断扩充绿色信贷、债券等传统产品基础上,加速发展转型金融,帮助高排放客户顺利度过转型期,还要积极布局碳金融市场,密切跟进CCER市场建设。在服务地方发展方面,与以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为代表的地方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加强协作,指导分支机构结合当地特色开展创新服务,助力地方绿色金融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五是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全球治理。一方面,要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全球标准制定,促进低碳发展的行业共识,形成绿色金融的全球语言体系。另一方面,要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平台上发挥作用,就共同关注的议题深入开展研究、探讨和实践,推动绿色金融合作、成果的国际交流。

作者系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