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美国金融制裁: 演进、模式与应对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15期 作者:丁爱琴 编辑:孙艳芳
在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美国对中国金融制裁的最主要风险点是冻结储备资产和切断美元支付清算通道。鉴此,要采取促进外汇储备多元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措施应对美国的金融制裁。

2018年中美经贸摩擦发生以来,中美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美经济联系正在从过去被视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而迅速变成中美博弈的聚焦点。从整体看,中美博弈从第一波以贸易摩擦和加征关税为主要特征,转向第二波以经济金融制裁为主要特征。标志性的事件是近期美国会提交了涉港法案,明确授权美行政机关对涉及《香港国安法》的官员、机构以及与之进行往来的银行和实体进行制裁。届时,相关实体可能面临被切断美元来源和无法使用美元支付清算系统的风险。此举将严重损害中资机构的利益,也将严重危害我国的经济金融安全。

金融制裁成为美国打击对手的有效手段

金融是美国核心的国家利益。金融制裁成为美国遏制对手的重要政策工具,目的是通过限制敌对国的资金融通活动,最终迫使敌对国接受美国的条件或要求。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霍夫鲍尔指出,金融制裁的核心是阻碍金融流动和冻结敌对国的金融资产。美国强大的金融制裁能力,脱胎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纽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美元的清算交易地位以及美国制裁的示范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在实践中逐渐发现,用经济金融制裁手段,经济成本收益上明显优于运用军事等其他传统的对抗方式:在给定成本的前提下可使收益最大化,在给定既定目标的前提下可使成本最小化。尤其是1990年美国在联合国授权下对伊拉克实行全面经济制裁后,运用经济金融制裁遏制对手的做法更加普遍、更为灵活。美国从历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国家博弈的新方式。

美国认为在全球趋向总体和平的大背景下经济金融制裁手段比军事干预的可行性更高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