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探索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新路径
来源:
《中国外汇》2019年第18期
作者:
编辑:王亚亚
自贸试验区下一步可在重构与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构建跨境金融征信体系互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等方面加强创新探索。
当前,我国自贸试验区通过区域性、渐进式的金融改革,在全国性金融改革中发挥了显著的示范引领作用。本文通过回顾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历程,在总结经验、梳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下一步自贸区金融改革的举措和路径,探索在不确定的全球经济环境下确定的金融改革方向。
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与创新进展
自贸试验区成为我国金融创新、开放高地
来自商务部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我国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二的面积,吸引了全国12%的外资,创造了全国12%的进出口总额,展现了强大的市场活力。截至2018年年底,前11个自贸试验区(不包括海南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立企业61万家,其中外资企业3.4万家。考察2018年各自贸区的经济指标(见附表)可知,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上海自贸试验区区内金融机构,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持牌金融机构达到790家;同时通过科创板等重要战略平台建设,成为了推动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