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项目发展

发挥金融功能 助力外贸发展

来源: 《中国外汇》2019年第7期 本刊记者:荣蓉 韩英彤
中国建设银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孙剑波表示,商业银行需加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发挥金融在稳外贸、促外贸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应坚持展业原则,切实发挥好银行代位监管的职能。

自1996年我国宣布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以来,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始终坚持可兑换原则和便利化方向,持续创新、优化管理形式和方法,为跨境资金结算提供了充分的自由便利。就此,《中国外汇》记者专访了中国建设银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孙剑波。她认为,时至今日,经常项目便利化改革与时俱进、不断深入,改革成效显著。货物贸易便利化试点政策的推行,就是外汇管理通过“放管服”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生动体现。商业银行一方面需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发挥金融在稳外贸、促外贸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则需坚持展业原则,进一步完善银行内部的管理机制,做好外汇合规管理,切实发挥好银行代位监管的职能。

《中国外汇》:多年来,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增进社会福祉为目标,持续创新、优化管理形式和手段,积极维护国际收支平衡,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您如何评价我国的经常项目管理改革成效?

孙剑波:2012年的货物贸易改革和2013年的服务贸易改革,是推进经常项目便利化的重大举措。银行在不断实践中越来越感知到改革成效:一方面,经常项目法规清理为金融机构办理业务提供了更加清晰、简明的依据,便于金融机构的操作;另一方面,明确了金融机构和单位主体的权责,既加强了对金融机构审核的尽职要求,也规范了单位主体的经营行为。此外,将针对出口企业的出口收汇逐笔核销改革为总量核查,也使企业主体享受到了便利。时至今日,经常项目便利化改革与时俱进、不断深入,改革成效显著。

《中国外汇》:促便利始终是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工作主线之一。2019年,我国经常项目管理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您认为,商业银行应如何积极、主动参与到“放管服”改革当中?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