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实务

解构供应链金融服务“三农”新模式

来源: 《中国外汇》2018年第14期 作者:武春蓉 褚春园 编辑:韩英彤
供应链金融在整合农业产业链和解决“三农”客户融资难问题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商业银行应以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为契机,进一步发掘“三农”金融市场的潜力。

“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制约着“三农”普惠金融的良性发展,也影响了乡村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三农”中小企业贷款时普遍面临门槛高、审批慢、担保难等问题,“短、频、急”的融资需求不易得到很好的满足。长期以来,三农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不规范、信用评级较低、有效抵/质押担保欠缺等特点,传统金融服务难以有效满足多数“三农”企业的融资需求。对此,商业银行通过采用产业垂直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依托核心“三农”企业的雄厚实力或电子化的综合服务平台,有效地服务于上下游中小企业,促进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近年来,商业银行借力“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出供应链金融服务“三农”的新模式,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本文将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三农”供应链金融的新模式,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商业银行发展此类业务提供借鉴。

供应链数据网贷融资

该模式主要是商业银行通过其信息化系统与“三农”核心企业ERP系统对接,获取真实的交易数据,并结合外部征信等数据信息,借助大数据技术,对“三农”核心企业与其下游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最终依托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实现向核心企业下游的中小企业集群客户提供批量化、自动化、便捷化的供应链融资服务。

案例介绍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