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应链金融应用实践
供应链金融在农业发展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通过为上、下游农户及小微农产品加工与商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供应链金融在整个产业结构中为实现农民增收、助力农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联动作用。本文通过几则典型案例,拟从一个侧面反映供应链金融在农业发展中的具体应用;同时,揭示相关潜在风险,提出相应风险防范措施。
上游供应商双保理融资
X公司是以禽肉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主要从养殖企业收购生鸡后进行初级和深度加工,一直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扶持。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企业自身定位的提升,X公司厂区建设与产品加工生产线不断增加,加工能力随之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了保证商品品质与货物周转流通,公司还逐步建立了相应的专业物流系统及与之配套的冷藏运输队伍,以保证为客户提供点对点冷链运输送货服务。X公司的产品除满足国内大型商场、超市零售销售之外,还供应肯德基、麦当劳等多家知名企业,同时还出口到日本、韩国、中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随着销售市场的拓展,X公司需要不断增加从养殖场购进生鸡及其他原材料的数量。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上游供货商大多是养殖散户或从事肉鸡收购的中小供应商。因此,作为中心企业的X公司在货款结算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即X公司的进货主要采用账期为180天的赊销方式。这虽然有利于X公司采购资金的周转,但却给众多上游供应商带来了资金压力。这些中小企业实力有限,缺乏合适的抵质押或担保,通过银行融资解决资金需求困难重重,而民间借贷成本畸高,利息普遍在20%以上,从而对X公司的货源保障也造成了很大影响。与此同时,X公司由于其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多家银行争相为其提供贷款支持,造成大量授信额度闲置无用。针对此种原料供给方面信贷冷热不均的情况,A银行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为企业设计了系统内双保理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