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掘金越南市场

来源: 《中国外汇》2018年第14期 作者:祁欣 编辑:章蔓菁
中资企业可重点关注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及物流业等行业的投资机遇,并结合相关激励政策,选择适当的经济特区进行投资。

中国和越南毗邻而居。自1991年中越邦交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经贸合作稳步发展,越南在中国亚太贸易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已超越马来西亚成为中国目前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越南更是成为中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目的国,中国的纺织服装、电子制造、家电业等产业加快向越南转移,投资越南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中资企业也日渐增多。对于有意掘金越南市场的中资企业而言,需要熟悉越南当地的投资环境,适时把握相关行业的投资机遇,并妥善管控投资风险。

投资环境总览

当前,越南的经济发展势头总体良好。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以来,越南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三次产业结构趋向协调,基本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2017年,越南获得2011年以来最好的经济发展表现:GDP同比增长6.81%,超出越南国会设定的6.7%的目标;CPI上涨3.53%,低于设定的4%的通胀目标;国家财政超支占GDP约3.48%,比预设目标低0.2%。从进出口形势看,受益于出口产品质量改善以及原油、腰果及橡胶等重点出口产品国际价格的上涨,实现出口额2140亿美元,同比增长21.2%,高出预计目标6%—7%;同时,实现进口2111亿美元,同比增长20.6%。外贸增长的良好势头在2018年得以延续:今年第一季度,越南进出口总额达到107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7.7%。

为保持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越南不断对当地营商环境进行改善,近期又推出了多项改革措施,以进一步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2018年4月,越南总理签发第433号决定(433/QD-TTg),放宽企业在越南国内外贷款的担保规定,恢复执行2017年暂停的政府为企业国内外贷款提供担保的规定,即越南政府可为企业在投资项目中的新增内债和外债贷款提供担保(其中内债担保额不超过2万亿越盾,外债担保额不超过7亿美元)。5月,越南政府颁布关于公私合营伙伴关系(PPP)的第63号议定(63/2018/ND-CP),通过修改调整PPP投资体制和增加弹性条款,来提高投资吸引力。具体而言,63号议定明确了PPP项目投资计划的批准程序规则,取消了对应用高新技术开发PPP项目要求获得投资注册证书的程序,简化了行政审批手续。同时,该议定还取消了国有注资最高不超过49%的投资限额,并扩大了PPP的投资领域:从原来的三个行业拓展到农业、教育、文化和体育等行业,还可以投资建设公园、停车场,用于放置机械设备的区域和房屋、技术性企业孵化基地以及中小企业的公用办公场地等。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