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全球主要货币汇率月报

来源: 《中国外汇》2025年第2期 作者: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

外汇市场焦点:从美联储降息历史展望2025年降息路径

美联储降息分为应对危机和预防衰退两种类型。美联储货币政策为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双重目标,1982年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开始不再强调狭义货币(M1),逐步转向联邦基金利率目标。1987年以来,美联储已进行5轮完整的降息周期。基于降息前的经济形势和降息目的,5轮降息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预防衰退型降息(3次)。驱动因素是降息前美国经济表现出一定疲软迹象,劳动力市场不振等;特点是节奏慢、持续时间长,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压低实际利率刺激经济活动、预防潜在衰退风险。如1989—1992年的降息起因是1987年美国股市经历“黑色星期一”后出现通胀下行拐点,1995—1998年降息起因是美国经济疲软,2019—2020年降息起因是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等。二是应对危机型降息(2次)。驱动因素是经济出现金融危机甚至伴随明显衰退,特点是通过快速降息缓解流动性冲击、稳定金融市场。如2001—2002年应对互联网泡沫破裂、2007—2008年应对次贷危机,均是降息幅度大(一年内降息幅度超过300个基点)、节奏快(一年内降息超过6次)。

5次美联储降息中,有一次中途因通胀而暂停较长时间并加息。1995年7月—1998年11月的降息周期中,1996年1月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后,2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2.8%、10月进一步升至3%,1997年1月CPI达到3.4%的近5年高点。对此,美联储选择暂停降息超过1年,并在1997年3月加息25个基点以抑制通胀。时隔一年半后,美国通胀水平已处于低位,叠加1998年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有所回落,美联储于1998年9月重启降息。

根据降息类型的不同,美联储结束降息的主要考量因素分别为经济复苏和市场企稳。不考虑美联储降息至零利率水平的情况,一是预防衰退型降息周期中,结束降息的原因大多是经济持续复苏,如1992年和1998年美联储停止降息,均发生在美国经济增速持续回升且处于相对高位情形下。二是应对危机型降息周期中,结束降息的原因大多是金融市场企稳,如2003年美国股市走出互联网泡沫阴影并开始反弹,美联储结束降息。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