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用好中长期外债 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中国外汇》2024年第22期
作者:
编辑:王亚亚
中长期外债是我国有效利用外资、扩大双向开放的重要内容,完善中长期外债管理和服务不仅有利于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更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借用外债逐渐成为企业跨境融资的重要方式。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关于支持优质企业借用中长期外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为外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加上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等内外部因素综合影响,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外债规模有望稳中回升、结构有望不断优化,助力我国在维护高水平安全的基础上,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当前我国全口径外债的主要特点
从总体规模看,近年来我国外债规模保持平稳。自2016年以来,我国外债规模(含本外币)持续快速扩张,于2021年末达到2.75万亿美元的峰值,较2015年末增长72.3%,其后有所下行。2024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加上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我国外债规模有所回升(见附图),截至2024年2季度末为2.55万亿美元。从季度增速看,自2022年2季度以来,我国外债规模出现同比下滑,2024年以来恢复正增长,1、2季度同比分别增长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