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局“我为群众办实事”

陕西:立足科技赋能 支持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中国外汇》2021年第21期 作者:外汇局陕西省分局课题组 编辑:章蔓菁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考察时指出,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外汇局陕西省分局(下称“陕西省分局”)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支持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这一重大战略,立足科技赋能,创新研发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中欧班列应用新场景,为企业融资增信、融资增速,在支持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发展中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树立“外汇为民”的良好形象,不断提升辖区市场主体在外汇金融领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长安号”快速发展对外汇金融服务提出内在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际空运、海运运力紧张、运价上涨,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联通亚欧大陆的主要桥梁和绿色通道,在全球供应链危机时刻,突破重重难关,开辟贸易通道,有力保障了跨国经贸往来和全球供应链稳定,为全球抗疫和提振经济输送“中国力量”,用行动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担当与作为。2021年上半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1904列,较上年同期增长20%,占全国中欧班列开行总量的近30%,成为陕西省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在“长安号”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物流公司、贸易企业、生产企业、跨境电商企业等“长安号”产业链相关市场主体,对融资、跨境结算、贸易投资便利化等外汇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这类企业以轻资产、无抵押、高周转的小微民营企业为主,普遍面临资金压力和融资难题。例如,因国际铁路运输时间较长、路途复杂、境外客户采用货到付款方式等原因,境内货代公司、贸易公司普遍面临代垫运费或代采物资带来的资金紧张问题。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相关调研显示,“长安号”中小货代月均垫资400万—800万元,大型货代垫资更多。回款周期方面,根据“长安号”运输流程、结算流程,货代公司垫付运费回款以及出口企业代采物资回款一般需2—3个月;然而,由于抵/质押资产不足、缺乏强有力的担保以及企业存续年限较短、业务规模较小、信用记录不全等原因,再加上对此类企业开展尽职调查的成本高,银行、担保机构在融资产品和服务提供上缺少积极性,企业从银行获得融资的难度较大。少数企业即使通过供应链公司和商业保理公司获得融资,也需要支付高昂的融资成本。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