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局回应跨境资金流动

发布:2015-10-22 10:04 来源: 中国外汇网
10月22日,国新办举行2015年前三季度外汇收支数据有关情况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小奕介绍2015年前三季度外汇收支数据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10月22日,国新办举行2015年前三季度外汇收支数据有关情况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小奕介绍2015年前三季度外汇收支数据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资本流出与恐慌性资本外逃存在本质区别

王小奕表示,今年以来或者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外汇资金确实呈现了一定的流出趋势,这种跨境资金外流是有具体原因的,不意味着是资本外逃。

他强调,当前的资本流出与恐慌性资本外逃存在本质区别。首先,主要反映了外汇资产由央行持有转向企业和个人持有,即藏汇于民,企业和个人更愿意持有外汇或者对外投资;二是在“一带一路”战略等推进下,国内企业对外投资意愿明显增强,“走出去”步伐加快;三是企业主动减持一部分对外债务,降低自身的高杠杆经营风险。他重申,当前的变化都属正常,不属于资本外逃。

同时,他表示,应理性看待当前的国际收支波动。从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看,并不存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基础,市场的非理性因素也会逐渐随着经济的稳定而消失。短期的跨境资本波动是在市场不同预期下产生的,从基本面来讲,我们对国际收支运行的长期稳定还是有信心的。

对于外汇储备下降的现象,王小奕称目前还在可控范围内。

任何国家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都是存在的

王小奕强调,任何国家央行对外汇市场干预都是存在的,会采取不同的方式。三季度汇率波动主要是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国内市场上买卖外汇的主体为银行、企业等,当外汇供给不足时,央行进入市场补充流动性,不属于大规模的干预,而是根据市场需要为稳定市场情绪进行的正常交易。他表示,影响储备的因素确实是多方面的,用储备弥补市场短期缺口是正常的需要,也是一国货币当局必须要履行的职能。但当市场稳定后,市场供求将趋于自主调节。

中国有能力有信心抵御外部冲击

王小奕表示,外汇局一直关注美国货币政策走向对中国的影响,尤其是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美联储加息和国际资本流动并没有绝对的直接因果关系。

他解释,影响一国跨境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包括三个:一是宏观经济基本面良好是抵御外部冲击的基本保障,二是灵活的汇率制度和有序的资本账户开放之间的协调,三是在跨境资本流动中需要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防止过度的流出和流入。

他指出,美联储犹豫加息是因为美国经济复苏还不稳定。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会给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带来一定影响,但是中国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外部冲击。美元加息和货币政策正常化对中国也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我国扩大外需,有利于我国推进和加快相关改革。

他再次强调,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良好,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强。

外汇局将继续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加快推进相关改革特别是外汇市场发展,加大对市场主体的风险教育和引导,进一步提高数据透明度,帮助市场主体做出理性判断。

跨境资金流出增多与汇改无直接因果关系

王小奕强调,当前跨境资金流出增多与8·11汇改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汇改是针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的完善,促进了今年前7、8个月跨境资金流出压力的有效释放。改革推出之后有几天出现跨境资金较大波动,并不意味着是由于汇改才导致了大量的资金外流,而是因为人民币汇率在没有矫正前存在一定的贬值压力。汇改的一次性矫正,只不过是释放了前期的压力,并非导致跨境资本的过度流出。

目前,跨境资金流出方向已经消除了一些非理性因素,而且流出速度在减慢。他介绍,9月下旬以及10月,原来企业有意多留外汇、提前购汇、提前还债、大幅增加套期保值的行为明显减少。人民币汇率也在趋稳,9月下旬人民币在岸和离岸价差缩小,甚至一段时间是趋同。这都表明中间价改革是推动人民币汇率更接近于均衡水平的一个重要调整,和跨境资本流动的短期波动没有直接关系。

资本项目可兑换近期有加快趋势

王小奕表示,“十三五”中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这个方向是没有改变的。目前在可兑换的项目上,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七大类四十项标准,我们完全不开放的交易已经不多了,而且中国正在稳步朝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方向努力。因此,资本项目可兑换一直就是我国稳步推进的项目和任务。

近一段时期,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确实有加快的趋势。中国经济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波动不会影响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方向。一直以来,我们坚持统筹规划、风险可控、分步实施的总体原则来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外汇局负责兑换环节相关政策的制定,将密切配合其他部门,支持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推动宏观审慎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有序提高跨境和金融交易的可兑换程度。同时,我们也会在开放过程中进行有效地风险管理。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抑制异常资金波动

近期,人民银行、外汇局就外汇市场出现的异常波动采取了一些措施。王小奕表示,防范异常跨境资金波动风险,始终是外汇局一项首要职责。

他介绍,近期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一是提高监测频度,要求分局对异常企业行为进行核实,而不是干预。二是督促银行履行“展业三原则”,加强对客户交易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审核,对于真实、合法的跨境收付需求无任何行政性限制和规定。他强调,在我国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未来将在宏观审慎框架下加强管理。

他提到,易纲局长曾强调,外汇局将深入研究托宾税、无息存款准备金、外汇交易手续费等市场调节手段,抑制套利资金的短期异常波动。

新增境外取现额度与近期资本流出有直接关系

王小奕表示,加强现钞管理是国际惯例。这个政策出台确实和最近资本流出直接相关,除了这个短期因素外也有完善制度设计的考虑。

外汇局在日常监测中,从有关银行、国际组织获取的信息中已发现一些境内个人在境外发生大额提现,明显超出旅游、购物、留学的合理需求,存在资产转移或洗钱、投机交易的嫌疑。此次新增的年度等值10万元人民币提现限额,主要是抑制少部分境内个人在境外大额提现交易,但超过90%的持卡人在境外正常消费、提现需求不受影响。

 

前三季度我国外汇收支数据

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2015年前三季度,银行累计结汇8.26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34万亿美元),售汇10.1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64万亿美元),结售汇逆差1.88万亿元人民币(折合3015亿美元)。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看,2015年前三季度,累计涉外收入15.28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48万亿美元),对外付款15.70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54万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4139亿元人民币(折合636亿美元)。

前三季度我国外汇收支状况主要特点:

第一,银行结售汇和代客涉外收付款总体均呈现逆差。2015年前三季度,按美元计价(下同),银行结汇同比下降6%,售汇增长31%,结售汇逆差3015亿美元,月均335亿美元。前三季度,银行代客涉外收入同比增长1%,支出增长6%,涉外收付款逆差636亿美元,月均71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明显低于结售汇逆差,主要体现了我国市场主体在境内的本外币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包括收汇不结汇而选择存款方式保留外汇的情况,以及购汇增加外汇存款、偿还境内外汇贷款等。

第二,跨境资金流动波动加大。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2015年一季度,结售汇逆差914亿美元,月均305亿美元;二季度结售汇逆差大幅收窄至139亿美元,月均46亿美元,其中,5、6月份为小幅顺差;三季度结售汇逆差扩大至1961亿美元,月均654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也呈现了同样的波动趋势。

第三,市场主体结汇意愿先升后降,藏汇于民进程稳步推进。衡量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企业、个人结汇额与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一季度为69%,二季度上升至74%,三季度回落到67%。从2007年到2011年人民币升值期间的情况看,结汇率一直保持70%以上,说明现在企业的结汇意愿不强。前三季度,非金融企业境内外汇存款余额累计增加461亿美元,个人外汇存款余额累计增加119亿美元。

第四,市场主体购汇动机先弱后强,有序调减借债规模。衡量购汇动机的售汇率,也就是企业、个人购汇额与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一季度为79%,二季度下降到75%,三季度上升至91%。在2007年到2011年人民币升值期间,售汇率只有50%至60%,说明当前企业、个人购汇意愿较强。与此对应的是,前三季度,企业借用的境内外汇贷款余额累计下降41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增加396亿美元;海外代付、远期信用证等进口跨境融资余额累计下降72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增加63亿美元,这也表明企业去杠杆化的进程加快。

第五,银行远期结售汇呈现逆差,但已明显收窄。2015年前三季度,银行对客户远期结汇签约同比下降50%,远期售汇签约增长52%,远期结售汇签约逆差167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顺差508亿美元。其中,一季度逆差470亿美元,二季度逆差收窄至215亿美元,三季度逆差扩大至993亿美元。从近期看,9月份远期结售汇签约逆差为154亿美元,比8月份大幅下降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