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供应链金融版图再扩

发布:2014-03-11 11:00 来源: 中国外汇《金融&贸易》2014年第1期 3月1日出版
作为京东的自营供应链金融产品,“京保贝”的使命仍在于强化供应链,为京东零售业务这一主战场提供支持...
当下,互联网的基因正在向支付、理财和贷款等领域全面渗透。从第三方支付到余额宝理财,从P2P网贷到电商融资,新技术和新思维的浪潮正冲刷着原本根深蒂固的业务模式。而脱胎于贸易融资的供应链金融,其对上下游交易链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具有高度依赖性,这为掌握交易数据,并拥有闭环体系的电商平台找到了切入供应链金融的突破口。
 
供应链金融“联网”
 
2013年12月,京东商城推出其首款自营供应链金融产品——“京保贝”,继与银行合作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后,京东的供应链金融版图再次扩张。不同于先前“银行出钱,京东推荐可授信客户”的模式,在“京保贝”中,京东集核心企业与贷款方角色于一体,融资款项全部由京东自有资金提供。截至2014年1月底,“京保贝”实现累计融资额超过10亿元,为京东自营供应链金融的首战打出了不错的开局。
 
“京东本身从事B2C业务,所以京保贝也是基于我们与供货商之间的购销转让关系推出的保理业务。”刘长宏说。由于目前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需要相应牌照,“京保贝”的业务主体落在了京东旗下的上海邦汇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下,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6月,拥有保理业务牌照。
 
在刘长宏看来,“京保贝”并非凭空创造出的产品,而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原先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行的升级。“具备能够导入流量、实现数据资源积累的网站,拥有互联网研发技术和沉淀资金,这是互联网金融的基因所在,京保贝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层面的创新。”他告诉记者。
 
相比客户覆盖面广泛的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京保贝”现阶段的融资对象为京东自营平台上的卖家,供货商从提出融资申请到资金到账,总共耗时三分钟,无需担保和抵押,整个审批流程均在线上完成。
 
具体操作过程中,供货商在第一次申请业务时与京东签订合同,提交申请书等相关资料,后续业务的资料则只需从系统中直接调取和传输,无需重复提供。用户在客户端点击申请,该操作触发的需求便会从京东的零售业务系统自动传递到保理业务系统,供货商在零售平台的交易信息可通过ERP系统在同一时间被金融平台共享,为融资额度的核定提供参考,当不超过一定额度时,系统会根据相应的风险控制模型作出放款判断,放款操作由京东的网银系统完成。
 
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短、平、快”打法的同时,“京保贝”在自有资金规模是否充足的问题上却面临着考验。对此,刘长宏表示资金问题并不会成为“京保贝”的掣肘,由于零售行业的特 点决定了企业的融资期限普遍较短,资金的进出会形成较为稳定的时点余额,在目前商业保理公司的10倍杠杆率下,自有资金足以覆盖这一余额。
 
大数据助力授信
 
以技术为驱动开展数据金融业务,这是CEO刘强东对京东未来十年重点发展方向的定调,该理念也体现在了京东金融平台的搭建上。现有的京东金融平台涵盖投资、基金、保险和信贷等业务品种,“产品+风险控制模型”是信贷类业务的核心组件,前者用来对接不同成本的资金来源与资金需求,后者用来控制授信风险,其设定和运行则依赖大数据技术。
 
“准确、及时的信息流对贸易融资尤为重要,而将大数据技术引入授信,可以实现对信息流的有效控制,跳出传统授信方式对申请人信息真实性与完整性的艰难博弈。”北京银行杭州分行王栋涛告诉记者。由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与交易链条的自偿性密切相关,因此审核交易背景真实性和交易对手履约能力是银行在此类业务授信时的重头戏,但因为并不直接参与交易,银行往往需要对信息的收集和判断付出较大成本,整个业务的流程也被拉长。
 
而作为上下游交易链条的直接参与方,经历了十年发展的京东零售平台上积累了大量供货商的购销配送数据,为京东金融平台上的风控模型提供了有效的输入信息,帮助 “京保贝”建立起一套实用的风险控制体系,使其能够根据实际交易情况来对企业的还款能力作出评判。
 
在具体做法上,京东为具有申请资格的供应商建立风控模型,在分析以往供应链数据的基础上,将提取出的定性和定量信息相结合输入模型,对供应商作出A~E五个级别的评级,这一评级会将影响供货商可获得的融资额度,并且随着供应商在京东的采购情况、入库情况等信息的变动,模型会对融资额度进行动态调整。
 
考虑到系统性风险是影响供应链金融安全性的一大不稳定因素,京东会依据前台零售数据来掌握商品的销售和周转状况,将商品的品类信息导入模型,提前捕捉系统性风险,避免商品行业性危机殃及供货商的持续还款能力。而为扎紧风险防范栅栏,虽然目前“京保贝”的实际坏账率为零,但模型中依然会设置底限坏账率。
 
将大数据技术用于风控模型并非一蹴而就。长城证券研究员黄飚指出,能否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挖掘,如何设置本土化的模型和参数,均关系到模型的应用效果。对此,京东的策略是先将“京保贝”向自营平台上的商家开放,在满足该部分商家融资需求的同时实现对样本量的积累,待模型稳定性得到充分测试后,再逐步向开放平台上的商家敞开,通过合作方式扩大数据的获取范围,并相应地修正风险评估和融资额度。
 
随着“京保贝”规模进一步扩大,系统对大量数据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将经受考验。“京东对自身的定位是做技术性的渠道公司,现有的研发技术可以保证运转流畅。”刘长宏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1月拿到保理牌照起,京东用半年多的时间进行人员招聘、系统搭建和团队组建,在“京保贝”上线后,根据业务的具体特点进行数据处理,实现风险管控与业务效率的结合。
 
谋求差异化发展
 
背靠电商平台提供融资,京东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2010年起,阿里小贷便开始了运用自有资金发放贷款的尝试。凭借旗下平台对海量数据的掌控优势,阿里小贷打通了阿里巴巴、淘宝网以及支付宝项下的底层数据,将贸易链下的信息流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有效防范了授信风险。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阿里小贷总额累计1500亿元,客户数已达64万,坏账率却不到1%。“京保贝”和阿里小贷谁更有可能在对公金融市场上胜出,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各有各的优势,两者的基因不同,进入金融业务的入口就不一样,京东从一开始就是从供应链金融切入,与京东合作的上游供货商近四万家,它们的融资需求在得到满足后,企业的成长会进一步加快。”刘长宏向记者表示。
 
长江商学院在2014年发布的《中国在线零售业报告》中指出,作为价值链整合模式的代表,京东侧重自营整个供应链数据的掌控,并通过对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平台与主要供应商、厂商建立信息交换机制,从而建立一体化的库存管理体系,同时通过自有物流服务的部署强化对产品流的管控。
 
电子商务业内人士宗宁认为,互联网企业金融化的核心在于业务的渗透和扩张,是单纯的盈利考虑还是增强主业,将会影响金融业务的长期效果,而京东的金融服务更多地在于产业链的整合和推进,有助于推进整体自营业务的发展。
 
然而不可忽略的是,虽然供应链金融让京东在电商融资领域找到了差异化打法,但从与银行合作到自营,却不免让人想到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在金融领域的竞合博弈。
 
在这一点上,刘长宏并不讳言:“京保贝会对我们之前与银行合作开展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它的设计思路是基于京东在零售平台上的供应链优势,其与银行重点发展的领域并不相同,钢材、煤炭这些大宗商品领域的供应链金融都属于银行非常成熟的业务,京东却并未涉及。”
 
然而,互联网金融的风起云涌已让银行不敢掉以轻心,平安、招商等多家银行开始着力部署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对现有供应链进行整合升级。此外,电商在客户流量导入和数据掌控上的优势也让银行看到了机会所在,对于上下游分布着大量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而言,汇集大量线上小微企业的电商平台无疑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多家银行开始自建电商平台,主动切入电商金融业务。
 
对此,刘长宏却有不一样的看法。在他看来,京东之所以选择从供应链来切入金融业务,正是零售平台的发展所带来的水到渠成的结果。而缺乏电商经验的银行,与其从头干起,不如从现有优势出发,寻找更具可行性的突破点,例如与特约商户绑定的信用卡就是一种导入客户流量的有效工具,银行可基于这一优势来提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
 
就京东本身来说,它与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合作也并未因“京保贝”而中断。“与中国银行合作开展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让我们对供应商的资金状况、运营状况,以及某个时点的贷款额度等信息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段合作经历对京保贝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之后京保贝会向开放平台卖家开放,银行将在这类卖家的风险评价和管控上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整个京东金融平台来说,银行仍将是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刘长宏说,“作为京东金融平台产品库的一员,京保贝的使命仍在于满足供应链参与者的资金需求,为京东零售业务的主战场提供支持。”
 
 
[信息来源:中国外汇<金融&贸易>2014年第1期 3月1日出版 章蔓菁]
 
 
点评:
 
用好自身的平台优势
 
“京保贝”的背后是京东平台的供应链优势,银行同样可以基于已有的客户平台优势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
 
相比与银行合作的模式, “京保贝”使用自有资金作为放款来源,为京东开辟了一个新的收入来源,并且不再牵涉到合作业务中的利润分成问题。而“京保贝”纯线上化的审批模式,则是基于平台本身具有的优势,即京东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完成信用筛选和事后风险控制。这一点上,“京保贝”与“阿里小贷”有一定的相似度,不同的是“京保贝”主要给上游供应商提供融资,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更加突出,“阿里小贷”则是在交易过程中给商户和个人提供融资,没有特定指向,因此具体的风险类型和操作模式会有所差异。
 
就业务本身来说,“京保贝”并没有创造出一种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因此,尽管它能借助平台来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但在实际运行中,供应链金融这项业务天然具有的风险并未消失,比如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另外,贷款额度也是影响“京保贝”风险的另一重要因素,这也是电商融资都会面临的问题。由于没有抵质押品作为保障,就需要通过对贷款总额进行控制,降低纯线上化模式带来的不确定性。而这可以通过将目标客户群体锁定在小微企业来解决,毕竟对于大型客户来说,线下工作是不可或缺的。
 
站在行业角度来看,“京保贝”是互联网金融在贸易融资领域的体现,而互联网企业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竞合关系也一直是业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但就现阶段来看,京东的自营供应链金融与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其实是泾渭分明。一方面,两者的资金实力和监管程度完全不同;另一方面,对主要客户群体的定位也有所差异,京东的强项在于零售行业,其自营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将使其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受益,而银行在大型产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上仍占有绝对优势。所以,两者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即京东等互联网企业进一步扩展了金融服务的范围。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蒸蒸日上,许多银行开始重视跨界发展,主动“触”网。然而,真正值得借鉴的地方存在于业务性质的交集处,而不是一味的盲目照搬。对于银行来说,电商平台的投入产出、运作模式都与银行完全不同,并且某些企业在商业模式上的成功也不宜过度推广为整个行业模式的先进。银行在拥抱新潮流的同时,也应注意将其与自身的优势相结合,在现有的客户基础上做好文章。当前,京东、阿里等互联网企业运用平台优势在金融业务上获得了良好发展,但服务的提供仍是基于平台内部长期积累下来的资源。而银行也拥有基于某些供应链乃至产业链的一整套客户资源,与其去打造一个新的互联网电商平台,不如用已有的客户平台去梳理业务,改进服务。
 
 
[信息来源:中国外汇<金融&贸易>2014年第1期 3月1日出版 曾刚]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