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缩表式扩张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14期 作者:宗涛 编辑:张美思
更深入地观察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和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变化,对于比较国内外货币政策的取向和内涵十分必要。

自全球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主要央行开启了新一轮扩张资产负债表的行动。与之前有限定数量的“量化”宽松不同,部分央行甚至开始不设上限地扩张资产负债表。与之相比,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自2014年、2015年以来,规模一直稳定在30万亿元—36万亿元人民币之间。即便在今年疫情的冲击下,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也基本保持稳定,并没有像其他主要央行那样大幅扩张。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货币政策没有对疫情做出足够有力的反应。实际上,判断货币政策的取向,不仅要看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还要看资产负债表的结构、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和资金价格的变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美、日央行开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在四年内从危机前不到1万亿美元扩张到4.5万亿美元。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也是投放基础货币的过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主要是从机构手中购买国债和资产抵押支持证券,同时投放出基础货币,实现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同步扩张。2017年开始,美联储开始缩表,资产端减少对国债和资产抵押支持证券的持有,负债端的基础货币也同时减少。

与其他主要央行不同,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仍处在正常区间,主要不是使用资产负债表扩张和收缩的手段,而是更多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

在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外汇流入快速增长,中央银行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有序调整,需要买入外汇,同时投放出人民币。这个过程是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民银行投放出的流动性可能超过经济需要。为避免流动性过剩,人民银行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部分基础货币深度“冻结”。法定准备金是基础货币,也是商业银行的钱,但只能存放在人民银行,不能用来放贷。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