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应进一步注重汇率政策协调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14期 作者:谢亚轩
如果各国能注重汇率政策协调,则可能事半功倍,带动全球经济走出停滞状态。

近一段时间以来,在世界经济前景并不乐观的背景下,市场对于应采取何种货币政策进行应对的讨论持续引发关注。对此,笔者认为,面对当前形势,还有一个因素十分重要,应予以重视,即汇率政策协调。当前经济增速回落和价格水平承压是一个全球现象,背后的共因是2013年以来的强美元。面对这种局面,如果仅是采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则可能事倍功半,且副作用巨大,这也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深刻教训;而如果各国能采取汇率政策协调,则可能事半功倍,带动全球经济走出停滞状态。

首先,新冠疫情冲击只是加剧了全球深陷长期停滞状态的风险,强美元才是导致全球经济前景萎靡的根本原因。2013年以来,美元实际有效汇率较此前上升了11%,从以下六个方面导致全球陷入低增长和低通胀的长期停滞状态:一是强美元对美国经济产生收缩效应,压低美国的增长速度和通胀水平。根据美联储的估算,美元有效汇率上升10%,会导致美国GDP增速每年平均少增长0.5个百分点。二是强美元压低了大宗商品价格水平,对全球低通胀有直接作用。三是强美元导致国际贸易融资积极性下降,全球产业链贸易由盛转衰,拖累多国的贸易和经济增长。四是美元走强使得新兴经济体货币汇率下跌的压力增大,陷入货币危机的风险上升,投资受到抑制。五是强美元使得土耳其等商品国家的经济基础动摇,国家风险上升,增长前景恶化。六是强美元加大了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性,抑制国际资本在各国之间的流动。

其次,面对强美元对世界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加强国际间的汇率政策协调具有重要作用。1985年的广场协议是汇率政策国际协调的经典案例,可以从经验和教训两个方面为中国当前的政策选择提供借鉴。

从经验的角度看,美国的实践表明,国际汇率政策协调的政策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小。通过广场协议的汇率政策协调作用,美元有效汇率从高点回落了30%左右。约两年时滞后,美国的贸易失衡情况好转:1987年美国的贸易赤字达到峰值的1520亿美元,1991年这一数字回落到300亿美元。贸易状况改善后,美国退出了贸易保护主义,结束了与日本等国的贸易争端。而伴随美元的转弱,不仅美国进入“新经济”状态,世界经济增长也从1985年低点的3.6%连续三年反弹至4.6%。这意味着弱美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