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来源: 《中国外汇》2019年第10期 作者:刘英 编辑:吴梦晗
保险业应回归本源,坚持“保险业姓保”的基本原则,更加主动地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保障需求和融资需求,为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提供重要支撑。

五年多来,“一带一路”从大写意进入了精雕细琢的工笔画的高质量阶段。“一带一路”建设范围持续扩展,建设项目加速落地,“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建设架构基本形成。这些都为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源自海上贸易的保险业具备为共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的天然属性,应发挥信用保险和海上保险的优势,尤其是发挥长期稳定低成本的保险资金优势,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保险保障和保险资金支持,打造共建“一带一路”保险国际合作平台,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

从简单“输血”到精细“造血”

提供保险保障和保险资金支持,是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的主要功用。在“一带一路”涵盖的130多个国家中,有些国家还位于“不稳定之弧”上,建设中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包括政治风险、安全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环境风险等。这正是保险业的用武之地。另据亚开行统计,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每年在1.7万亿美元,资金缺口有一万亿美元。除了在共建“一带一路”当中提供保险保障,保险业还可以发挥长期资金支持的重要作用。

政策框架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