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剑波:守望初心的开拓者

发布:2017-12-06 17:20 来源: 《中国外汇》2017年第23期 作者:荣蓉 白琳
真正围绕破解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和痛点,提升国有大行的国际竞争能力,是建行国际业务的初心,也是应该坚持的发展方向。

十九大报告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建设银行一向承担着金融主力军的职责,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立行之本。近年来,建设银行国际业务稳扎稳打,在经历了数年磨一剑的积累后初露锋芒,国际结算量、贸易融资投放量等主要指标增长稳健,资产质量保持优良,并在产品创新领域从赶超到引领,走在了行业前列。

建设银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孙剑波认为,真正围绕破解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和痛点,提升国有大行的国际竞争能力,是建行国际业务的初心,也是应该坚持的发展方向。

把握服务实体经济主线

近年来,外贸需求的减弱和市场波动的加剧给国际业务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建行国际业务如何能够在波浪中平稳航行?在孙剑波看来,服务实体经济是舵,资产质量是锚。“在管控好资产质量风险的前提下,围绕实体经济需求和客户难点问题把握创新机会,才能真正提升业务竞争力,实现内涵式的良性发展。”孙剑波说。

 建行国际业务近几年正是紧紧围绕实体经济的难点与痛点问题,狠抓基础能力提升,在产品创新、技术开发和风险控制上下功夫,业务亮点频频。

一是积极推进服务贸易领域业务创新。针对境外工程承包、装备制造出口等需求,建行于2015年年底创新推出“建票通”“建单通”和“建信通”等工程承包融资系列产品。这套“三建客”组合拳全面覆盖了相关企业不同阶段的业务需求,形成了完整的产品序列和体系,为“走出去”企业和“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是加大对小微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按照银行传统的授信方式,小微出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孙剑波告诉记者,建行针对小微企业特点,运用大数据推出小微出口贷、小微助贸贷等一系列创新产品,为诚实经营、有订单、有市场的小微出口企业提供便利的资金解决方案,在市场上得到了良好的反馈。

三是增强服务中国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近年来,建设银行在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海外分支机构,拥有境外各级机构250余家,全球化布局基本完成,境内外协同服务能力和支持中国企业全球化经营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深化推进的大框架下,建行通过境内外机构的协同联动,帮助企业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新业态碰撞新火花

2015年3月,国内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种子”落地杭州,各家银行都从中看到了机遇。综试区发展如何与银行服务相结合,并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跨境电商的链条涉及关、检、汇、税、商、物、融七大环节,综试区需要合作银行全流程嵌入各个环节,提供一套具有前瞻性和大视野的解决方案。孙剑波和团队敏锐地意识到,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发展将对国际业务未来生态产生颠覆性影响,因而抱着知难而进的态度积极参与其中,最终成为这一轮新业态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银行如何把握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在孙剑波看来,不仅需要对市场前瞻性的判断和快速反应,还需要银行内部强有力的配套支持。

建行和杭州综试区在理念认同的前提下相互碰撞出一系列的思维火花。围绕跨境电商新业态的新需求,建行内部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形成合力,迅速推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即“跨境e+”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跨境e+”平台是建行为跨境电商客户打造的专属金融服务平台,通过与“单一窗口”直联,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支付结算、贸易融资、外汇交易、收支申报等全流程在线集成服务。这一创新领跑同业,得到政府、企业等各相关方的广泛认可。

随着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深入发展,建设银行不断提升“跨境e+”平台的精细化与友好程度,继续开发融合新的功能。比如基于平台信用和大数据为企业提供“跨境快贷”服务;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推出“跨境金通”“收款行家”等功能。与此同时,建设银行将服务杭州综试区的经验,快速向新的综试区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复制推广。

回过头来看,面对跨境电商新业态,建设银行为何能够脱颖而出?孙剑波的感触很深,“对于新业态的快速变化,银行要跟上,并提供解决方案。满足实体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趋势需求的过程,是银行从业者的职责和乐趣所在,也是银行的发展机会所在。”

未来,她和团队希望基于“跨境e+”不断丰富产品线,针对跨境电商客户提供全流程、全线上、一站式的综合服务,打造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

金融科技激发新活力

2017年6月24日,建设银行举全行之力历时六年打造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全面竣工并成功上线,成为一把“重剑”。这一企业级系统工程使得建行国际业务的技术服务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一代”核心系统对于国际业务发展的意义重大,相当于从“马车”到“动车”的跨越。“新一代”核心系统开创了使用一套IT系统版本,同时支持境内外业务的先河。凭借“新一代”核心系统,国际业务可以根据新的需求进行灵活组装,迅速推出定制化的可销售产品,有效支撑业务创新发展。

每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都将带来行业的变革。孙剑波认识到,对新技术的运用是业务发展的翅膀,因此她和团队对前沿技术始终保持充分的敏感性,紧密跟随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发展,提高技术对业务的支持能力。

贸易融资具有期限短、客户散、金额小的特点,依靠人工传统方式进行真实性、合规性、回款自偿性审核耗时耗力,效果不佳,是长期制约业务发展的痛点。建行积极尝试利用大数据手段识别潜在风险,通过对业界以往风险案例的分析总结,运用财务、行业、海关、银行等70多项数据建立风险监测模型,对客户风险进行定量判断,从中识别出可能出现风险的客户名单,推送给基层客户经理。客户经理有的放矢进一步实地核查,有效提高了贸易融资贷后管理的效率和针对性。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已主动退出有风险客户50多户,使资产质量保持良性状态。此外,还将大数据运用于潜力客户的识别,推送给客户经理主动营销。

2015年开始兴起的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结算领域发展迅速,可能会重构贸易金融版图。“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点可以解决贸易金融领域信息不对称的痛点,改变现有行业生态,极大地释放贸易金融领域的生产力。”孙剑波说。

基于这一认识,建行持续跟踪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发展,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目前已在国内信用证、福费廷、国际保理等业务中实现了开发和试点应用。同时,建行作为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积极倡导建立中国银行业贸易金融区块链联盟,致力于解决国内跨行间贸易金融业务领域合作问题。

“区块链技术处于发展初期,中国是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国需要参与到新技术的赛跑中,成为新一轮变革中的引领者,而不是模仿者。”孙剑波说,“积极参与新一轮技术变革,推动建立我们国家自主的行业规则和技术标准,也是作为国有大行的责任。”

搭建国际交流桥梁

2017年6月,在秘鲁召开的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第49届年会上,孙剑波以最高票成功当选FCI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也是委员会中大中华区的唯一代表。这一当选不仅对于建行,对于中国保理业都具有重大意义。

保理作为应收账款融资的主要手段,在盘活企业存量资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2016年,我国工业类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近13万亿元,中国保理业务量达到1.8万亿元,占全球总量的11%。

 “能够代表建设银行、代表中国保理商当选FCI副主席,我理解这是中国力量的胜利,因为中国对于全球保理商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同时也说明建设银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孙剑波说,“全球保理商都渴望了解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中国保理商也需要向国际传递自己的声音。”

近两年,在国内保理市场相对低迷的环境下,建设银行国际保理业务保持了较快发展。截至2016年年末,全口径国际保理业务发生额近2000亿元人民币,市场占比跃居同业第一。

孙剑波总结主要经验有三点:一是完善产品线,二是加强国际间主动合作,不断扩展“朋友圈”,三是下大力气提升教育与服务质量。孙剑波和国际保理团队希望将业务发展的心得和经验与业界分享,促进国际保理市场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作为FCI副主席,孙剑波深知责任重大,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她在竞选演讲中承诺,将努力做好“VOICE”“BRIDGE”和“PARTER”三个角色。首先是当好中国保理商和中国市场的代言人,反映中国诉求,发出中国声音,提升中国保理商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同时,发挥好FCI副主席和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委员会副主任的作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国际组织与中国监管机构及保理协会的信息沟通,加深FCI对中国市场的了解,推动保理行业统一规则在国内的应用推广,提高行业专业素质,引导保理行业规范发展。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推动与全球保理商的业务合作,利用身处中国市场的优势,促进中国保理商与更广泛的国际保理商建立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共享业务机会。同时,积极探索银行保理与商业保理的合作,取长补短,开拓应收账款融资新的发展模式,携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守望大行初心

在任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之前,孙剑波有长达20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其中对她影响最大的一段经历是担任海尔集团主办行——建行青岛分行海尔路支行行长。在长期服务海尔集团的过程中,她不仅实践探索了银企合作共赢的道路,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管理理念。

长期基层管理经验让她更加了解市场、熟悉客户,总行的高度又给了她宏观的视野、开阔的眼界,总结起来就是“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基层经历让她更清楚,政策和产品要真正在基层落地,需要一系列制度、流程的配套安排。因此,在政策制定和产品设计上,她力图在总行管理目标与基层落实效果之间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点。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管理理念也对她影响很大,“不要盯着竞争对手,而是应盯着用户的需求。”在孙剑波看来,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是同样的道理。只要着眼于市场的痛点和难点,提供了解决方案,满足了用户需求,自然就赢得了市场机会。

对于团队,孙剑波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她将这支团队的特点总结为六个字:“有情怀,有担当”。这支精干的队伍平均年龄不高,但综合素质强,反应速度快,敢打敢拼,积极进取。她坦言,有这样一支团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她和团队之间更多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团队的每个人都有“本领恐慌”,总是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了解新的领域,快速成长为专业、全能的多面手。正是这支队伍攻坚克难,开创了多个前所未有的突破。“每个新领域挑战来临的时候,大家都是处于兴奋和跃跃欲试的状态。”孙剑波说,“每个人都是基于对贸易金融行业的热爱,基于国有大行的业务初心,去主动探索,寻求进步。”

2014年,建设银行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建设能力、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增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这是建行国际业务担负的责任和使命。 

2018年,建设银行国际业务将迎来三十周年的重要里程碑。“正如习总书记说的那样,‘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都是如此。对于我们这一代建行人来说,前辈走完了建行国际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道路,我们要承担起的是国际业务从大到强的历史使命。”孙剑波说,“新时代要有新作为。责任重大,目标远大,惟有不忘初心,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