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避险升级

发布:2016-11-23 14:00 来源: 《中国外汇》2016年第22期 作者:白琳
普通个人应在正确认识汇率风险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投资品种。

临近岁末,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新闻挑动着赵女士和王女士敏感的神经。赵女士的孩子在美国留学,很快又要为春季学期准备学费和生活费了,因此她一直关注汇率的走势,考虑在购汇额度允许的范围内再将一部分资金兑换成美元。而她的朋友王女士则一时拿不定主意。王女士的孩子还在上中学,也有几年后出国留学的打算。王女士了解到,美元理财产品1年期收益率可达到1.5%,人民币理财产品1年期收益率大约4%。王女士看到,2016年年初至今人民币对美元贬值4%,她盘算了一下,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在未来一年内贬值4%,她就能获得比人民币理财多1.5%的收益,还能为孩子以后出国留学预留一笔准备金。

王女士的这笔账算的是否合理呢?首先,人民币汇率是不断变动且双向波动的,不可能按照某个固定速度和方向维持单边走势。基于过去走势对一年以上的长期汇率市场加以判断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在人民币双向波动格局下,如果外币理财产品到期时人民币恰好走强,持有外币的总收益很可能反而低于持有人民币。其次,目前国内美元投资渠道有限,人民币资产投资品种丰富,收益率仍然显著高于美元资产的收益率。再加上王女士未来的留学尚不确定留学目的地和使用币种,如果几年后选择在澳大利亚、欧洲等其他国家留学,其面临的则是美元与其他币种之间的汇率风险。

端正避险心态

面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加大,一部分普通个人希望减小在留学、旅游、购物等实际外币需求方面的汇兑损失,如赵女士;而还有一部分则是基于恐慌和从众心理,希望从汇率波动中获取收益。可以说,普通个人对于汇率问题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过去单边升值或贬值的阶段,面对汇率弹性的增加和双边波动的加大,难免反应过度。面对汇率波动的加大,普通个人首先应对汇率加深了解,端正心态。

市场人士一致认可,自2 0 1 5年“8·11”汇改以来,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不断趋于稳定。近期,美联储加息预期牵引美元走强,从而使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走弱。然而,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经常项目顺差等仍然支撑着人民币的强势货币地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长期贬值的逻辑。

尽管人们最关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但事实上人民币汇率是相对不同货币而言的。央行《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所下跌,但无论是与新兴市场货币还是发达经济体货币相比,人民币贬值幅度都是比较小的,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仍保持了基本稳定。市场往往是善变而健忘的。在2014年初,充斥于媒体报端的是人民币汇率进入“5”时代的“预测”;如今,一些不负责任的说法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些海外招揽投资的宣传刻意夸大未来人民币贬值的风险,给投资者造成错觉:哪怕手握美元现金,都能坐享收益,根本不必在意投资方向。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韩会师提醒个人,即使美元升值,也与海外投资盈利没有必然联系;而过度夸大人民币贬值幅度的营销多数是骗局,特别是委托他人(机构)投资时,一定要尽量搞清楚对方的资金去向和盈利模式,不要轻易被对方口头允诺的高收益麻痹了警惕心。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提醒个人投资者:多年对汇率的研究表明,对汇率走势的极端预测和判断基本没有可能实现;汇率市场的复杂程度超过股市,往往在市场的羊群效应下,多数追随市场极端预期的人反倒是受损者。

因此,个人作为市场主体,同样应摆脱单边升值或贬值的惯性思维,逐步接受和适应双边波动的市场。普通个人应在正确认识汇率风险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投资品种。

衡量外币投资品种

赵庆明表示,对于多数中产阶级家庭,金融资产不多且没有相应的外币使用需求,汇率波动的加大对其影响其实是微乎其微的。综合衡量不同币种资产未来的收益和买卖差价兑换成本,再考虑到投资渠道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同等风险条件下,美元资产投资相比人民币资产并无优势。

对于高净值家庭,同样要算好经济账。赵庆明建议,投资外币资产要综合衡量外币投资品种和收益率,还要与本币收益率进行对比,并在对未来汇率有一定判断的基础上做出决定,而不是基于市场上对未来汇率走势的极端判断人云亦云,跟风做出投资决策。跟随市场传闻随波逐流,是不明智和不健康的投资理念。

以民众最关注的美元投资产品为例,普通投资者只有美元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美元理财、QDII以及B股四种投资渠道(见附表)。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刚起步,产品较少,主要针对高净值群体和机构,且个人合格投资者的门槛是500万元,不但投资门槛高,绝对收益也依然弱于国内基金。个人对于美国股市、房产等资产的投资在我国并没有放开。

QQ截图20161123140110.jpg

投资者可购买的美元计价理财产品数量不多,购买前需提前与发行银行确认是否有可购买份额。一般银行起购额度为8000美元,比如中国银行的起购额度在9000美元,而部分外资行要求10万元以上人民币的门槛。部分结构性外币理财产品因风险较大,还有投资经验上的门槛,要求客户有足够的外汇产品购买经验才有资格购买。

个人衍生产品的运用

个人外汇期权工具作为一种金融衍生产品,也可起到帮助投资者规避汇率风险的作用,但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更重要的是,个人合理利用衍生工具进行避险,同样要基于实际的避险需求,而不是以赌博的心态去赌汇率波动。

个人外汇期权实际上是一种权利。期权的买方相当于获得了一种权利,即可以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向期权卖方按约定的汇率买进或卖出(看涨或看跌)约定数额的外币,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放弃行使这一权利。期权买卖中,期权买方需要向卖方支付一定的费用,即期权费。

据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如果个人手中持有某种外币资产,希望保值和锁定风险,可以选择买入个人外汇期权产品。个人投资者根据自身对外汇汇率未来变动方向的判断,向银行支付一定金额的期权费后买入相应面值、期限和协定汇率的期权(看涨期权或看跌期权)。期权到期时,如果汇率变动对客户有利,则客户通过执行期权可获得收益;如果汇率变动对客户不利,则不执行期权,最多只是损失期权费。中外资银行均有个人外汇期权相关产品。中国银行的买入外汇及贵金属期权产品门槛为等值100美元,期限最长为三个月,最短为一天。

比如王女士手头有5万美元,但未来三个月后需要的留学资金是英镑。假定英镑和美元之间当前的汇率为1.2600,即1英镑可以换回1.26美元。王女士担心,三个月后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会大幅上升到1.3200,她的汇兑成本会提高。她可以以假定0.01美元的期权费购买英镑看涨期权,约定的英镑和美元汇率为1.2900。如果在三个月后,英镑对美元汇率上升到了1.3000以上,那么,王女士可以执行买入英镑期权,以约定的汇率1英镑兑1.2900美元购买英镑,加上0.01的权利金成本,总成本为每英镑1.3000美元;如果英镑兑美元汇率升至1.3200,则每英镑可获利0.02美元,一共得到1000美元的收益;如果三个月后,英镑对美元汇率与王女士预期的相反,王女士最多损失是500美元的期权费,但能以比当前价更低的汇率换取到英镑,锁定了风险。

卖出个人外汇期权产品则与买入期权产品相反。买入个人外汇期权产品的最大损失是期权费,如果对汇率走势判断正确,获利没有上限,且可锁定投资者的风险;但卖出个人外汇期权产品的最高收益则是固定的(期权费+一定期限内的利息),但一旦判断错误,损失是不确定的。如果汇率走势同投资者预期的不符合,就将面临货币本金被银行转换成挂钩货币的风险。一旦遭遇汇率大幅波动,可能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对于卖出期权产品,个人投资者最好在汇率波动较小,并对挂钩币种有实际需求的前提下谨慎运用。

比如王女士认为短期内英镑兑美元汇率会小幅震荡,同时又有三个月后使用英镑的需要,也可以选择卖出个人外汇期权产品。无论汇率走势如何,她得到的收益将是银行支付的期权费和三个月的利息。如果汇率走势同她预期的不符,期权会被银行执行,她的货币本金会被银行转换成挂钩货币,也就是她所需的英镑。如果其将在一年或更长时间使用挂钩货币,则需要运用外汇买卖和外汇期权配合操作,操作更为复杂,面临的汇率市场走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更高。这需要具备更为丰富的外汇投资经验,或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面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相比银行、企业等市场主体,个人对汇率的认识更为欠缺,容易受到误导而盲目投资,但要适应人民币汇率有涨有跌的双边波动也需要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理认识汇率风险,增强对外币投资工具的了解,树立正确的避险理念,才是个人投资者应对汇率波动的“定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