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需求是驱动力

发布:2015-01-14 编辑:2015-01-14 来源: 《中国外汇》2014年第24期 作者:王莉
客户调查所反映出的人民币跨境使用状况,应是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五周年发展状况的最有代表性的总结。

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主要是市场需求推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客户调查所反映出的人民币跨境使用状况,应是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五周年发展状况的最有代表性的总结。2014年四季度,中国银行发布了《中国银行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白皮书》,对2014年境内外企业使用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区域分布、销售收入分布和企业性质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白皮书》共收集了有效问卷3162份(其中来自境外企业的807份,涵盖境外22个国家和地区),从客户角度提供了一个客观观察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窗口。那么在《白皮书》中,折射出了哪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重要信息?对未来业务的发展又有哪些启示?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银行总行贸易金融部总经理程军。

C=《中国外汇》 C=程军

C:在2014年对境内外客户的调查中,客户在看待和使用跨境人民币产品方面,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C:首先是客户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预期不断增强。与2013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对人民币国际地位持积极评价的客户比例、未来打算提升跨境交易中人民币结算使用水平的客户比例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调查显示,有41%的受访境外客户认为,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可能会接近美元和欧元。这一比例较去年上升10个百分点,表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境外客户对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抱有较高的认同和期待。

其次是人民币在第三方之间的流转取得了积极进展。试点伊始,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几乎完全集中在与中国内地间的双边结算中,在去年的调查中,只有10%的受访境外客户表示与大陆以外的地区发生过人民币跨境收付;而今年的调查则显示,有41%的境外客户与大陆以外的地区发生过人民币跨境收付,其中有18%的客户,其人民币跨境收付是发生在港澳台以外的境外地区之间。这表明,人民币跨境使用正从双边逐步扩展到多边,流转使用范围在快速扩大。

最后是以人民币计价的主动权出现积极改善。人民币定价主动权是人民币行使计价货币职能的基础。当汇率变动不利时,境内企业能否基本坚持本方报价,使自身的人民币收入免受或少受汇率变动的影响,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本年的调查显示,在汇率出现不利于境内客户的变动时,境内基本能坚持以人民币计价,或能够与交易对手共担汇率波动风险的客户,占受访境内客户的46%,较去年提升4个百分点。这一积极变化表明,我国企业使用人民币计价的主动权在逐步改善,人民币计价在规避汇率风险方面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C:从对境内外企业使用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区域分布、销售收入分布和企业性质分布的调查统计分析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对业务发展的启示有哪些?

C:我们对客户进行调查的目的之一,就是更好地了解各类客户群体使用人民币国际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特征,以便使我们的产品研发和营销更有针对性。为此,我们按出资来源、采购和销售市场地域、关联关系等条件对受访客户群进行了细分。

从分析比较中我们发现,外资企业、与境外贸易对象存在关联关系的企业、面向内地市场销售的企业、两头在外的企业,使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产品的活跃度相对更高。

这一调查结果也可以从其他问题的反馈以及业务实践中得到印证。例如,多数受访境外客户将与中国大陆的经贸往来作为接受和使用跨境人民币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外资企业和面向内地市场销售的企业普遍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产品,以便更好地开拓大陆市场;两头在外的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收付可以对冲部分汇率风险,同时也可以通过获得境外低利率人民币资金节省财务成本;有关联关系的企业,通过内保外贷获得境外人民币贸易融资相对更为便利。

通过调查我们深深感到,人民币已经不仅仅是企业贸易投资活动中的一个新选择,更已成为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拓展全球市场的一个有效载体。不同类型的企业,能够根据其所在市场和行业的不同特点,在自身经营发展中更有针对性地规划与使用人民币,这本身就说明了人民币国际化与实体经济的紧密融合。这些调查结论为银行差异化地研发和营销金融产品,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C:实践证明,要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还应关注和服务跨国经营及“走出去”的企业。那么中国银行是如何为这些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C:本年度《白皮书》的重要特色之一,是新增了“走进全球财富500强的人民币”专题调查,分析跨国经营财富500强企业使用人民币国际化产品和服务的情况。我们的调查发现,跨国经营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预期更加积极,参与离岸人民币市场更加活跃,人民币资产负债和跨境收支业务更加全面;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类客户跨境交易中的人民币使用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银行一直是跨国财富500强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跨国500强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跨境贸易结算和融资产品,扩展到资产、负债、汇率风险管理等多个产品领域。目前中行在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方面已进行了大量准备。凭借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领域的先发优势,以及在上海自贸区、北京、深圳等试点区域内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的成功经验,在人民币现金管理相关政策出台后,我们的各项配套服务也在全面有效地跟进,能为跨国企业集团提供完善的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和经常项目集中收付产品。中行在银团贷款、债券承销等方面也具有丰富的经验,2014年1~9月承销的境外人民币企业债券,全球排名第二;在外汇市场,中行已成为欧元、新加坡元、日元等多个人民币直接交易货币的做市商。

另外,中国“走出去”企业是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产品较为积极的又一主要客户群。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而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又高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体增速,因此中国“走出去”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十分巨大。今年以来,我们已成功为多个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投资并购提供了融资及顾问服务,以更加专业的服务对中资企业的海外发展,构建和优化供应链的全球布局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

C:中国银行是如何针对客户的需求发展跨境人民业务的?

C:作为中国国际化经营领先的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很早就意识到,参与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既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自人民币国际化试点伊始,中行就积极推出各种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并逐步确立起人民币跨境使用主渠道的地位。今年前十个月,中国银行集团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4.4万亿元,同比增长45%。在中国内地,有近三成的国际结算业务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是通过中国银行渠道办理的。具体做法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不断加大人民币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五年来,中行的人民币国际化产品和服务日益完善,为从事跨境贸易、投资、旅游、商务或留学人群提供便利, 并努力在离岸和在岸两个市场上加大人民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今年以来,中行完成了银行间市场首笔人民币对欧元直接交易、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首笔交易,作为联席主承销商为英国发行全球首支主权级离岸人民币债券,独家为戴姆勒集团成功发行境内市场首笔企业人民币熊猫债,作为独家结算银行保障“沪港通”的顺利启动,以及近期赴境外发行人民币计价优先股和二级债,成功试水创新性资本补充工具……通过创新不断丰富人民币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二是不断提升和完善全球一体化的人民币金融服务能力。中国银行已建立起以香港和上海为代表的全球人民币一体化清算网络,为境外银行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超过1200户,与澳大利亚、新加坡、德国、伦敦等12家交易所签订协议开展人民币业务合作和产品创新;在香港推出20.5小时清算和24小时查询服务,覆盖亚美欧工作时区,满足了全球客户跨时区不间断的资金交易和清算需求;海外中行的人民币存贷款达到数千亿元规模,为离岸市场提供人民币资金注入流动性,支持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发展。

三是在不断夯实自身发展实力的基础上,提升中资银行的市场话语权。2013年,中银集团在中资银行中首家独立编制和发布《中国银行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白皮书》、“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指数”(CRI)、“中国银行离岸人民币指数”(ORI)、“中银香港-富时人民币离岸债券指数系列”等多个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专业研究工具。这是中资银行在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导力、影响力和话语权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升级和优化了人民币指数和白皮书,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研究指数体系更加完备,为国际金融消费者认识、熟悉和使用跨境人民币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C: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中国银行怎样结合实体经济的特点,进行产品创新?

C:在产品创新中,我们牢牢把握三项基本原则:

一是不为创新而创新,而是让创新服务于提升贸易和投资便利。我们开展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创新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是提升结算产品的高效性和便捷性,使客户得以显著节省汇兑成本。为此,我们综合运用多种融资工具和融资模式,开发适用的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产品,使人民币成为促进企业对外经贸投资发展的加速器。

二是在创新中注重参与并依托离岸人民币市场。我们在对人民币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并依托离岸人民币市场,充分发挥离岸人民币市场创新孵化器的作用,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种类,先后与莫斯科交易所、泛欧证券交易所、日本交易所、韩国交易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人民币计价的离岸金融产品,满足客户对人民币国际化产品多样化的需求。

三是将加强政策沟通、严守监管底线始终贯穿产品创新的全流程。我们积极响应各种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在政策和细则出台的第一时间就实现相关产品的首发;同时中行与政府部门及监管机构积极沟通,及时传导并落实各项监管要求,确保创新在依法合规的框架内有序开展。

此外我们还认为,产品创新需要从业人员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正是基于此,我们在业务实践中发现,外汇交易、全球现金管理等组合产品也是境内外企业在跨境交易中关注度较高的产品。其中,外汇交易产品是衔接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纽带,是管理汇率风险的重要工具;全球现金管理是便利跨国经营企业加强全球资金归集使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推进上述关键产品的创新,如开发更多人民币直接交易品种,拓宽资金归集和运用渠道等,对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