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银行寻路

发布:2014-10-31 10:55 来源: 《中国外汇》2014年第20期 作者:章蔓菁
如何基于自身的基础,在客户需求与现有条件之间求得平衡、谋得发展、控好风险,将考验私人银行的生存智慧。

作为一项源自欧洲的舶来品,私人银行带着为高端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基因,在国内生根发芽。自2007年商业银行在国内首次推出私人银行业务以来,历经7年多的时间,私人银行在国内获得了长足发展,多家银行相继推出私人银行业务,其中一些私人银行所管理的金融资产规模已达数千亿元人民币的量级。

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其所服务的客户群体的迅速壮大。按照银监会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的规定,私人银行客户的门槛为金融资产在6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商业银行客户,在一些银行的具体规定中,这一门槛往往还有所提高。但在国内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积累和增长的速度面前,这些门槛并未构成发展障碍。贝恩咨询与招商银行联合发布的《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曾预计,2013年底,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将达84万人,其所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27万亿元人民币。如此算下来,人均可投资资产规模超过3000万元。新富人群对相匹配的金融服务的寻求与私人银行的扩张相互共振,原本看似触不可及,甚至带有一丝贵族化神秘色彩的私人银行,在广阔的市场前景面前,焕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

然而,作为一项新兴业务,私人银行在国内的征途并非一帆风顺。相比信托、券商等其他金融机构,银行本身深厚的客户基础为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先天优势,但也让其面临着如何实现与零售业务相区分的难题。如何觅得合适的发展模式和定位,在“自力更生”和“借力发展”之间求得平衡,在综合化的客户需求和行内多部门、多层级的利益协调之间找到出路,成为摆在私人银行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私人银行所从事的业务并非属于商业银行的专利,券商、信托乃至第三方理财等其他金融机构,也正加紧针对高端人群进行财富管理的布局。面对这些熟稔资本市场甚至拥有跨市场配置条件的竞争对手,银行系的私人银行通过整合各类产品和服务来吸引高净值人群,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真正胜出,还需要自身具备足够强大的资产管理能力。尤其是在经济结构转型,单一产品风险加大的环境中,能否找准发力点,锻造别人拿不走的资产管理硬实力,将关系到私人银行未来的长远发展,以及银行整体在利率市场化提速过程中的业务转型。

面对机会与挑战的相互交织,私人银行进行了一系列的积极探索。以高端个人客户为切入点,进而为其企业和家族的金融需求打造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成为一种趋势。私人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公司业务、投行业务有了更为紧密的联动,海外盛行的家族信托业务也开始在国内落地。

与此同时,高净值人群对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也让私人银行拥有了跨境金融服务的想象力。虽然当前资本项目可兑换尚未完全放开,私人银行所提供的个人跨境投资主要还是基于QDII等产品,但随着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有序推进和上海自贸区金融扶持政策的不断推出,私人银行的跨境金融服务将会获得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此外,针对离岸金融资产在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私人银行也开始发力离岸金融服务,通过搭建离岸私人银行平台,私人银行的服务范围和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丰富。

当下的努力是为了更好的未来。面对国内高净值人群对跨市场和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以及在专业性、保密性等方面的诸多标准,私人银行的前进之路注定不会平坦。如何基于自身的基础,在客户需求与现有条件之间求得平衡、谋得发展、控好风险,将考验私人银行的生存智慧。但是正如一位私人银行家对记者所言的那样,瓶颈只是暂时的,经验的摸索需要时间和市场的历练。不经风雨,怎见彩虹。随着各方面的磨合渐趋成熟,国内的私人银行终将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