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元能否突破

发布:2014-06-13 11:07 来源: 《中国外汇》2014年第11期 作者:蒋舒 兴业银行
在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和美元将趋强的大背景下,澳元在短中期或有反弹,但长期看则仍处于趋势性下跌之中。

2014年以来的澳元汇率走势可谓是一波三折:在年初经历了持续低于0.9关口的下跌后,2月份和3月份实现了逆转,再度逼近0.95;但其上扬动能从4月中旬开始有所衰竭,5月份以来的汇率始终在0.91至0.93区间震荡。这令市场对于澳元汇率的后续走势分歧加大。笔者认为,由于澳央行货币政策维持不变、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美元汇率目前缺乏明确走向,5月份后的澳元短期走势难以出现突破性的行情,不过仍存在反弹的机会。但中长期来看,美元走强的大趋势将使澳元面临向下的压力。

基本面继续承压 难有突破

近期澳元汇率丧失上扬动能,陷入盘整态势。从基本面来看,既有澳联储基于国内经济前景有意打压澳元的内部原因,也有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外部影响。

就澳大利亚经济状况而言,年初以来,多项经济数据曾一度回升,带动基本面情况出现改善,但这种改善并非根本性的。澳联储在最新公布的5月会议纪要中表示,由于预期出口增速放缓、矿业投资下降以及计划实行财政整顿,未来几个季度澳大利亚总体经济增长可能低于潜在水平。澳联储自2013年以来,在历次议息会议上都表达出澳元走弱有助于经济增长的论点,在当前看淡澳大利亚经济前景的情况下,相信其更乐见澳元走弱。

澳大利亚当前的通货膨胀情况也为澳联储维持低利率政策留存了空间。虽然一季度澳大利亚CPI同比延续着去年四季度的上升态势,但是2.9%的同比水平尚在澳联储容忍的范围(2%~3%)内。最近,澳联储还下调了近期的通货膨胀率,并预计,至2014年年中,物价将较上年同期上升3.0%(2月份这一预测值为3.25%);同时预计至2014年年底,核心通货膨胀率为2.5%。这意味着低利率水平将继续维持,此种倾向将持续对澳元造成压力。

另一方面,澳元汇率也与其出口商品价格走势紧密相关。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导致澳大利亚出口的减少,也对澳洲经济及澳元汇价造成一定影响。一季度中国实际GDP低于7.5%,与澳元汇率高度相关的西太平洋银行澳洲出口商品指数随之从2013年的92大幅下滑至82,市场对澳元汇率的预期也受到冲击。不过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势头又给澳元汇率带来些许暖意:进入4月份以来西太平洋银行澳洲出口商品指数在82到86之间徘徊,与澳元汇率陷入区间震荡相呼应。

当前,无论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环境,虽然整体上对澳元造成一定压力,但都没有突破性的变化,似乎不能指明澳元汇率的趋势方向。

受美元影响 或短暂反弹

澳元作为货币对的一方,天然地与美元汇率存在反向关系。也就是说,澳元的走势会受到美元的极大影响。2014年以来,美元汇率并没有如2013年年末市场预期那样节节高升,澳元相对美元的走势也做出相应的反应。澳元汇率在今年一季度的上扬,在很大程度上与一季度美国经济数据的糟糕和欧洲央行宽松货币政策预期的不断落空有关。澳元在4月份以后进入了区间盘整的态势,也同样反应了短期趋势纠结的美元汇率情况。当市场确定美国经济复苏无忧,但是美元加息尚需时日后,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反倒成为了汇率市场最大的变数。在通胀水平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欧洲央行会不会进一步采取宽松措施,其不确定性也令近期的美元汇率趋势不明。短期而言,整个汇率市场都在等待6月份欧洲央行议息会议的结果,澳元汇率也无法置身事外。根据能源价格的追踪结果,笔者认为,5月份欧元区CPI同比继续上扬且超过1%的概率较高,因此欧洲央行很可能会在6月份议息会议上继续维持现有货币政策不变。欧元宽松货币政策预期的落空将令美元短期承压,这或将成为澳元汇率摆脱区间震荡态势,实现冲向0.94~0.95一线的反弹契机。

尽管如此,美元长期将走强的趋势并没有动摇。从目前美国的各项数据发展情况来看,美国经济复苏的进程将会持续下去。比如,从历来领先于美国失业率的美国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来看,目前处于历史低位的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表明美国失业率未来将持续下降(见图1)。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货币政策正朝着不断收紧的方向稳步推进。随着量化宽松在今年的全部退出,美元加息预期在今年四季度将会在市场上逐步升温。而在澳联储仍倾向于维持低利率(甚至降息)的情况下,两国利差将会收窄。也就是说,随着美元的中长期走强,澳元汇率的趋势只能走向美元的反面,澳元对美元汇率长期维持在1以上的时代或将渐渐远去。

值得注意的是,澳元作为商品货币,其汇率与商品走势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而美国经济复苏也有可能提振大宗商品的价格,对澳元汇率有一定程度上的抬升。也就是说,当未来美国经济复苏扩张与强势美元并存时,澳元汇率或同时受到经济增长下商品价格的正向推动以及美元走强下的反向推动,这两种力量将形成撕扯。通常来讲,绝大多数时间,澳元的强弱与商品市场的“牛”、“熊”同呼吸共命运;不过,二者也并非完全同步,澳元走势与商品价格有时也会出现背离。笔者将1994年以来的澳元汇率和CRB商品指数(见图2),以及同期CRB商品指数和美元指数(见图3)的走势进行对比后发现,类似情况出现在三个时间段,即1996~1997年、1998~2000年和2005~2007年(见图2、图3的红色区域)。在这三个时间段中,澳元与商品市场的反向恰恰对应着商品市场与美元的同向运动。也就是说,澳元走势都没有追随商品价格,而是听从了美元的反向召唤。依据这样的历史经验,如果未来出现商品价格与美元同时走强的局面,澳元将更有可能受到美元指数的影响。

综合以上分析,澳联储面对经济的不确定前景将倾向于维持低利率的宽松货币环境,以及中国将经历较长时间的经济结构调整,都将使澳元的基本面在一定时期内持续承压。虽然6月初欧洲央行议息会议的政策走向可能成为澳元打破盘整态势的契机,但在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和美元趋势性走强的大背景下,这只能是短中期的反弹,长期看,澳元有可能进入下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