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转型之路(下篇)

发布:2013-12-05 15:11
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利率市场化进程也是风险与竞争加剧的过程。这将促使银行推进双重转型。
 文/本刊记者 王莉
 
    虽然存款利率的“靴子”还未落地,可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已是步步惊心。但记者接触到的银行从业人员则显得较为从容。
 
    中国银行公司金融总部的薛洪言告诉记者,银行公司客户总体属于资金需求方,公司存款中保证金存款和一定比例的定期存款都与贷款业务相关,难以谋求市场化利率,活期存款则为结算所需,真正意义上的高成本存款仅占15%左右。而贷款利率虽已基本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但目前由于受银行资金面紧张和市场无风险收益率较高的影响,下降空间有限。
 
    不仅如此,对于利差逐渐缩窄且融资脱媒日益加速的趋势,薛洪言也保持着谨慎的乐观。他说,债务性直接融资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客观上为充分发挥银行的中介提供了空间。从2002年到2012十余年间,银行本外币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由95.5%降至57.9%。但就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债券融资等其他融资方式而言,银行仍是最主要的参与者,并成为银行中间收入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各家银行也都相应加快了对客户的结构调整,加大了对中小微企业的重视力度,逐步降低了对大型客户的依赖。2010年一季度到2013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提高了3.44个百分点,有效缓解了大企业脱媒的影响。
 
    但展望未来经营环境,薛洪言则略显严肃。他直言,随着存款利率的最终放开,存款利息的普遍性上升不可避免,这将会对银行盈利水平产生较大影响。
 
    转型之路
 
    对于银行将要面临的严峻经营环境,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有着自己的预见。他说,目前,银行业正进入平稳发展时期;未来,预计银行盈利增速将下降到7%~8%,不再会有远超GDP增速的超额利润增长。在这一时期,会更显银行经营本色。
 
    今年年初履职的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在阐述其任内的建行经营方向时表示,在应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建行将主动进行收入结构、客户结构、信贷结构转型,积极提升产品创新能力。重点是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按照业务经营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的发展方向,通过设立子公司、加快海外布局、强化产品创新等手段,发挥集团优势,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再就是扩大客户基础,调整客户结构。要在巩固传统优势客户的同时大力发展结算类客户,信贷资源加大向个人客户和小微企业倾斜的力度,并加强风险管理政策、技术及措施对客户结构调整的配合与支持,最终实现大中小客户均衡,存款类客户、结算类客户和贷款类客户并重的客户结构转型目标。
 
    不难看出,大型商业银行多以综合性、多功能经营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股份制银行中有这样一句话,“零售看招行,同业看兴业,小微看民生”。招商银行一直以来致力于做“最佳零售银行”。前行长马蔚华曾说:“不做批发业务现在没饭吃,不做零售业务将来没饭吃。”零售业务的独特优势之一,就是可获得相比同业较低成本的负债,且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小,利润增长稳定。而凭借在资金业务方面的创新和先发优势,兴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辟蹊径,成为国内首家同业资产规模超过贷款的银行,非信贷类资产规模收益稳步增长。民生银行则确立了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的战略定位。
 
    管窥见豹。可以说,无论是大银行还是中、小银行,目前都已经在各自选定的领域,努力在差异化经营上取得突破,以逐步形成自已的竞争优势。
 
    排兵布阵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提示,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转型所处的背景不同,我国银行业转型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和艰巨。一方面,上世纪八十年代,欧美利率市场化正处于经济上升周期,银行业转型相对容易,而我国银行业目前进行的转型则恰处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不确定性因素和困难较多;另一方面,我国银行业不仅面临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金融脱媒”,而且还遭遇了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带来的“技术脱媒”,这种“双脱媒”同样给我国银行业转型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对此,他建议,商业银行应从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积极应对。从战略上看,银行转型的实质就是要走出一条更为差异化的经营之路。我国银行业机构长期以来同质化倾向严重,而目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推进,各银行又开始“一窝蜂”地发展中小企业贷款、支持“走出去”的跨境金融服务,继续向同质化迈进,最终只能再次陷入恶性竞争。对此,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同规模的银行只有通过专业化和差异化才能获得价值增值,才能缓解利率市场化后因利差降低造成的经营压力。
 
    在战术方面,要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避免因追求高收益而陷入流动性风险之中。在转型中,中、小银行面临更大的考验。如果转型中业务选择不当,发展将不可持续。如近年来,同业业务发展迅速,成为部分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但由于存在严重的期限错配,导致流动性风险事件频发。
 
    银行的自我发展固然重要,但监管的促进作用也不可忽视。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建议,从监管上引导银行差异化发展:对大型银行,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标,深入推进综合化经营和国际化经营;对中型银行,应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鼓励其选择合理的市场定位;对小型银行,在资本充足率、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准入等方面予以照顾,加快社区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建设。
 
    C=《中国外汇》 W=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 温彬
 
    C: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您认为银行的中介功能是否会弱化?
 
   W:一般认为,利率市场化会导致“金融脱媒”现象的发生:一方面,由于对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储蓄存款开始流向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中高收益的产品;另一方面,直接融资快速发展,大企业客户对银行贷款需求下降。在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作用会降低。
 
    但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经验表明,银行通过转变经营模式,在经历短暂的“脱媒”后,还会出现“再中介化”的趋势。
 
    从负债方看,银行可以通过主动负债的手段应对存款流失的问题,比如:可转让定期存单(CD)、金融债券、回购协议、同业拆借等债务形式,可以对负债规模和结构进行主动的管理。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发行市场化定价的理财产品抑制存款“搬家”,理财产品余额已近10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10%左右。下一步,针对同业的大额存单(NCDs)即将推出,之后还会逐渐扩展至企业和个人;银行资产管理试点也会提高负债产品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银行的主动负债能力。
 
    从贷款方看,银行可以调整客户和产品结构,增加中小企业贷款弥补大企业贷款减少的缺口;同时,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消费需求扩大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信用卡贷款、消费信贷、个人投资经营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等金融服务需求还会进一步释放增长空间。因此从长期看,无论利率市场化怎么演进,银行的中介功能都不会弱化。
 
    C:其他国家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道路对我国商业银行转型有什么参考价值?
 
    W: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加快了利率市场化进程,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对此,不同国家因文化背景、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手段,其效果也差别很大。
 
    总的来看,美国银行业在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其经验之一是进行了资产负债表重构:在负债方,主动负债成为获得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目前美国大型银行超过45%的负债都是通过发行CD等主动负债方式获得的;在资产方,增加了对中小企业、信用卡、住房按揭等信贷投放,提高了对证券类资产的投资比例。其二是加大了金融创新力度,积极拓展表外业务,增加非利息收入。其三是采取了多元化经营策略,以1998年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为标志,率先突破了“分业经营”的限制,实现了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相反,日本银行业在应对利率市场化冲击方面显得并不成功。一方面,大企业纷纷从股市、债市融资降低了对银行信贷依赖,出现银行资产方的“脱媒”;另一方面,存款利率管制并未改变日本民众的储蓄习惯,储蓄存款不断上升,增加了银行资产运用的压力,银行信贷开始大量流向房地产和土地市场。同时,日本银行业金融创新乏力,表外业务发展缓慢。因此,当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整个银行业遭到重创。从美、日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借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重构、发展表外业务和综合经营,来提高银行业的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