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托产品投资的新年攻略
业务或现拐点
中国信托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国内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余额为12.95万亿元,较上季度增长3.77%,环比涨幅较二季度下降了2.6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7.80%,同比涨幅较二季度下降了4.17个百分点。信托业在经历了五年的高速增长后,扩张的步伐逐渐趋缓。由于传统业务不断受限,信托公司已步入业务发展的瓶颈,亟需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所带来的相关行业波动和市场风险的累积,也构成了对进入这些行业的信托资金的重大考验;而间或曝出的兑付危机,更是让信托业腹背受敌。来自房地产、矿产资源、艺术品等行业的信托兑付危机,开始撼动近年来信托业几何式增长的基石——刚性兑付。从整个2014年所曝出的风险案件来看,通道类业务无疑是重灾区:无论是中诚信托30亿元矿产信托兑付风波还是吉林信托10亿元信托贷款深陷联盛能源,无论是厦门信托1.63亿元银信项目违约还是中信信托-中信墨韵1号艺术品投资基金项目的逾期兑付危机,均属于此通道类业务。在这类业务中,资金端和资产端均非信托公司发起,而是由银行主导,信托公司只扮演了“通道”角色。
信托业的高速增长和所积累的风险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在过去一年中,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与信托相关的通知及指导意见,对信托业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堪称是信托业务开展以来监管文件出台最为频繁的一个时期。而其监管思路,则主要围绕“防风险”、“促转型”两大主题展开。其中,针对行业风险的累积,银监会提出了加强信托公司回归信托主业,运用净资本管理约束信贷类业务,以及信托公司不得开展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等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业务。这些监管措施对以各种模式和名目开展的通道类业务和平台类业务将构成较大的冲击,对近几年没有严格执行《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指标要求的信托公司,也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未来面临转型
回归信托本源是信托公司成功转型的关键。过去,信托公司依靠与银行的合作,在银信理财业务、通道业务方面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然而,这类业务并非信托公司的本源业务,信托公司需要积极开展主动性管理,以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
近年来,已先后有一些信托公司开始进行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型的尝试:在产品层面,创设以投资组合驱动的、具有资产管理性质的信托产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在服务层面,不断提升投资管理能力,力求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这些尝试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应该看到,在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型方面,目前还尚未形成体系化的产品策略和与之相匹配的投资管理能力,因而暂时还难以充分满足不同投资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
展望新的一年,尽管信托业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并不会因此停下发展的步伐。随着信托业务的转型和回归,以及高净值人群对财富保值、增值需求的不断增加,信托产品仍将是重要的投资理财工具。为帮助投资者鉴别和挑选优质的信托产品,以下对传统信托产品和新型信托产品逐一加以分析。
传统类信托产品攻略
房地产信托
就房地产信托而言,预计新一年的新增信托财产总量会有所下滑,但完全萎缩的可能性不大。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主要是基于以下因素:一是当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而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二是房地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而目前大多数中小开发商由于通过资本市场或银行信贷进行融资的能力有限,因此对从信托等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有较为切实的需求。考虑到经济结构调整和融资方的信用风险,建议投资者在选择信托产品时,尽量规避三四线城市和资质较差的房地产公司所发行的产品,重点关注一线城市和实力雄厚的地产商所开发的项目,以及信托公司以往发行的信托产品的处置情况。
矿产信托
现阶段的矿产信托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风险: 一是法律方面的风险。由于我国物权法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而矿产资源类信托产品又与矿业权相关,因此在交易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二是估值风险。矿产资源多为地下资源,而我国目前还比较缺乏权威的第三方估值机构,准确估值成为一个客观的风险因素。三是市场风险。以煤炭类项目为例,从2013年5月以来,由于煤炭供过于求,煤炭市场陷入整体低迷,煤价持续下跌。因此,投资者在选择该类项目时,应持谨慎态度。
政信合作类信托
此类信托项目的风险主要在于经济下行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尤其是在一些不发达的地区,由于信托融资比例过高,出现地方政府偿债风险的可能性较大。此外,2014年10月国务院下发的《地方政府性存量债务清理处置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43号文”),将地方政府举债的事项予以规范化,将大大削弱现行政信合作模式下融资平台公司为地方政府进行融资的功能。在43号文的规范下,政信类信托的新发行规模或将缩减,从而成为较为稀缺的品种。投资者在选择此类项目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融资方的资质、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项目所在区域和项目的具体增信措施。
工商企业类信托
工商企业类信托相对于房地产信托,成本的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相对于政信合作类信托,在增信措施及担保方面相对较弱。考虑到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新的一年里,不宜再将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的信托产品作为主要的选择,而应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目予以更多的关注。投资者在选择该类项目时,除了要关注融资方的资质外,还应考察抵/质押物的变现能力,以及项目的流动性状况。
证券投资类信托
鉴于证券投资类信托对于信托公司本身管理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而近期资本市场的行情趋好也使证券产品募资相对比较容易,预计其新一年的发展趋势也会比较好。但对于证券投资类信托中的融资类结构化产品,由于个人多数是参与优先级投资,而机构多数是参与劣后级投资,因此个人投资者需重点关注劣后级的准入门槛和增信措施。
创新类信托产品攻略
在过去一年里,信托行业的“创新”之举频出。然而,受到盲目开拓新业务领域,以及专业性不强、对行业理解不够的影响,信托行业在白酒信托以及艺术品信托等领域,则付出了比较大的代价。
此外,业内所认为的颇具发展前景的土地流转信托也存在瓶颈,主要是国内土地登记制度不健全,信托配套制度建设也不够完善,造成土地流转信托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政府的行政权力推行的,缺乏相应的法理依据和法律保障。此外,国内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工作尚未完成,农村土地不能进行抵押,也构成了对土地流转信托大规模推广的掣肘。除需解决上述法律层面的问题外,信托公司还需要找到土地流转信托的有效盈利模式。
而在发展前景同样广阔的家族信托中,信托公司要当好财富管家这一角色,需要具备强大的资产管理能力,但目前国内这种受托意识以及财富管理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家族信托的发展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探索过程,短期内家族信托还难以成为主流业务。
在公益信托方面,虽然其被信托业的监管政策所鼓励,但由于设立审批、税收等多方面的制度缺失,加上信托公司推广能力有限及投资者意识问题,使得公益信托的设立往往面临较大的困难。
在互联网消费信托方面,百度消费权益信托尝得头啖汤。作为一种财产权信托,消费者在“百发有戏”平台上获得相关消费权益后,消费权益即注入百度消费权益信托项目中,由中信信托对消费权益进行集中管理。建议投资者对该产品的盈利性做进一步的观察。
总的来看,虽然当前这些创新型信托的规模并不大,但其所做的积极探索使其在新一年的发展前景同样值得期待。对于投资者而言,由于目前许多创新类信托实为事务管理类信托,信托公司并不主动管理信托财产,而是通过为法人和个人委托人提供信托事务管理服务获得收益,因此投资者在选择这类创新型信托计划时,需要关注项目的具体交易结构。这方面既包括对资金管理方如何运作信托资金,是通过信托贷款方式进行债权投资还是通过购买信托项目的收益权进行权益投资有一个基本的掌握;也要对产品的盈利模式和项目的收益状况等进行深入了解。
作者系用益信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