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投资风格

发布:2013-11-04 10:03 来源: 《中国外汇》
在许多投资者的印象中,私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与“坐庄”、“黑幕”等联系在一起。直到2004年推出了第一只引入信托公司为私募基金发行方的产品——深国投“赤子之心”...
在许多投资者的印象中,私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与“坐庄”、“黑幕”等联系在一起。直到2004年推出了第一只引入信托公司为私募基金发行方的产品——深国投“赤子之心”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私募才开始走入“阳光”。相比地下私募,阳光私募借助信托公司这一平台进行发行,所募集资金通过信托账户入市投资,同时资金交由银行托管,私募公司则充当产品的投资顾问。虽然投资者因此免不了要向托管行和信托公司交纳相关的费用,但“私募公司+托管银行+信托平台”的模式无疑大大增强了资金的安全性。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4月底,国内通过信托平台发行的且尚处于存续期的证券投资类阳光私募产品已达1074只。
 
伴随着阳光私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将其纳入自己的理财规划。刘女士是朋友眼中的理财达人。去年,紧跟潮流的她曾在朋友的推荐下购买过一只阳光私募业绩排行榜上的冠军产品,本以为可以赚的盆溢钵满,孰料产品净值一路下跌直至止损线以下,最终产品遭遇强制清盘。这让信奉“排名至上”的刘女士十分意外,大呼阳光私募不靠谱。而私募排排网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前一年占据私募业绩排行榜前十的产品,次年排名常在中游以下。
 
之所以阳光私募产品的收益会出现这么大的波动,除了管理人的投资能力外,其投资风格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业内观点认为,一旦投资风格不能适应当时的市场行情,即使昔日的明星产品也难以保持收益的稳定性,投资者遭受损失也就在所难免。而所谓的投资风格,即机构或个人在投资过程中的理念、操作、风险意识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表现。
 
虽然不少阳光私募的基金经理是由当年的明星公募基金经理转投而来,但与爱“抱团取暖”的公募基金相比,阳光私募的投资风格更加鲜明。以几家知名度较高的阳光私募为例,广东新价值、上海泽熙的风格较激进,北京星石投资则相对保守。风格的差异同时也体现在投资组合的构建上。多家机构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私募的聚焦点各不相同,有的坚持价值投资,有的偏好主题投资,有的则“剑走偏锋”,专挑别人都不看好的领域。管理人的从业经历同样也是影响投资风格的重要因素。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公募和券商出身的管理人在操作时更趋于稳健,整体风控能力较强;而一些由民间高手晋级的管理人在投资风格上则更加激进。
 
在具体操作上,由于阳光私募相比公募基金所受到的限制较少,因而赋予了管理人更大的自由。以仓位控制为例,此前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要求公募股票型基金需满足60%的最低仓位限制,2013年4月底出台的监管新规又将此要求提高至80%;而阳光私募则可以凭借对市场行情的判断,在0~100%之间自由选择,不需像公募基金那样受限于严格的仓位控制。
 
不过“船小好调头”对阳光私募而言,有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公募基金业绩全面超越阳光私募。在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乐嘉庆看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公募基金凭借最低仓位限制,在结构性牛市行情中受益匪浅;而私募出于对经济回暖的谨慎预期而多采取低仓位操作,导致业绩不佳。
 
星石投资总裁杨玲认为,阳光私募对基金经理的制约较小,因而其收益可能会更高,但风险也有可能更大。这就要求投资者要加深对私募投资的了解深度。而投资者要想选出适合自己的产品,明确自身的风险收益预期和了解私募管理人的投资风格是必做的功课。“相对保守的投资者,适合选择仓位控制较为谨慎,产品净值波动幅度较小的私募;能够承受一定风险的投资者,可考虑稳健型投资风格的私募;而具有较高风险承受力的投资者,则可选择激进类的私募。”某私人银行从业人士告诉记者。
 
在考量私募产品的业绩时,该人士建议,投资者应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在查看私募信息网站的业绩记录时,最好关注一下目标产品在牛市、熊市和震荡市等不同市场环境中的表现,以对私募管理人控制风险和获取绝对收益的能力有一个综合性的判断,而不能简单地盯着某一时段的业绩排名。因为一来市场风格多变,明星业绩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投资风格契合了当时的市场行情;二来大家一拥而上地“追星”,易造成产品后期的发行规模激增,但相应的风控和投资管理能力却可能并未跟上。
 
记者 章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