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度过不良资产暴露期

发布:2014-08-21 09:11 来源: 《中国外汇》2014年第15期 作者:薛洪言 中国银行
目前不良资产暴露开始由特定行业向外围行业扩散,不良率快速提升,银行风险防控压力增大。

2014年6月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同期下降23.33个百分点。由于外汇贷款中超过50%为贸易融资类贷款,外汇贷款增速的下降实则是贸易融资类业务遭遇滑铁卢的真实反映。

在目前经济形势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实体经济不良资产暴露压力增大,而贸易融资领域的乱象及其风险,通过产业链、担保链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压力,使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步入全面暴露期。

不良率快速提升,给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防控工作带来较大挑战,使得银行无论在一般贷款还是贸易融资放款上都更趋谨慎。这对已处于融资难、融资贵的外贸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基于此,采取正确的策略以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快速攀升的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不良资产的特点

贸易融资风险凸显,低风险特征褪色

2014年以来,银行业中小型企业贸易融资不良率快速攀升,普遍超过5%,较2013年末大幅升高2个百分点以上,引发银行对贸易融资产品的再核查和流程再梳理。通常情况下,贸易融资紧扣贸易流转过程,商品销售收入所产生的现金流在金额和时间上应能保证贸易项下融资本息的回收,具有自偿性的特点,可部分弥补借款人欠佳的资信水平。基于此,银行一直将贸易融资视作低风险业务,在业务品种下沉和审批权限下放上均快于普通公司贷款,从而推动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09~2013年,工、中、建三大行贸易融资余额从8666亿元增长至2.51万亿元,扩张2.9倍,增速远快于一般公司贷款;在公司类贷款中的占比,也由7.83%增长至14.04%。然而,由于贸易活动参与方众多,包括买卖双方、银行、运输仓储单位、信用担保机构、上游供货商、下游经销商等,涉及采购、生产、运输、销售、资金结算等多个环节,而各方在贸易活动中的立场和利益又不同,因而使得贸易融资具有较大的操作风险,任一环节的操作或管理失误,都会影响到整条贸易链的安全,通过连锁反应导致交易各方的违约或贸易中断,甚至转化为全面的信用风险。实务中,对于蓄意的信息作假或隐瞒,银行限于人力不足,在信息核实上往往面临一定难度,也为不法企业违规套取银行资金提供了便利。贸易融资这一典型低风险业务遭遇滑铁卢,意味着银行传统风险防控机制出了问题,给商业银行不良防控带来较大压力,也标志着此轮不良资产暴露已进入较深的层次。

担保链失控,风险传播由点式向链式演化

近年来,围绕担保展开的产品创新,成为银行拓展新客户尤其是中小微客户的重要手段。在银行实务中,担保主要包括第三方担保公司担保和企业间的联保互保等形式。第三方担保公司相对于银行,对企业抵质押物的要求更为灵活,因而大大促成了银行贷款项目的成功率;而联保互保则是小微企业通过抱团互助实现自我增信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也已成为银行拓展中小微企业的利器。从数据上看,2009~2012年,全国中小企业保证类贷款余额从4.40万亿元增长至7.76万亿元,扩张1.77倍。其中由融资性担保机构担保的贷款余额从4058亿元增长至11445亿元,扩张2.82倍。然而,在经济下行期,企业还款能力下降,加大了第三方担保公司的代偿压力;而代偿压力的增大,又增加了银行对担保公司的不信任感,要求所有受该担保公司担保的企业追加增信,从而又加大了企业的还款压力。这就使风险形成了链式传播。同时,银行在叙做担保业务时更趋谨慎,也使担保公司收入下滑,进一步削弱了担保公司的代偿能力。而个别银行的率先抽贷更是加速了局势恶化。此时,若没有外部资金的适当介入,往往会发展成为大面积的不良资产爆发。联保互保也是此理。事实上,不少区域性不良资产的快速爆发,背后都有担保链式传播的影子。当前银行业不良资产暴露已由点式向链式演化。

不良资产扩大化态势明显,由特定产业向外围产业传导

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4月末,钢铁、水泥、港口与码头、路桥建设、燃气供应等行业不良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与此同时,金属制品业、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塑料制品、医药制造、建材、化纤、皮革、家具制造、饮品制造等行业不良率则出现较快上升,表明不良资产暴露已由特定行业传导至外围行业。银行业不良防控压力因此骤增。

化解不良的策略及其影响

为便于细化分析,本文将不良资产暴露周期分为风险潜伏期、点式暴露期、全面暴露期等三个阶段。在风险潜伏期,尽管实体经济运转出现困难,但资金筹措渠道依然畅通,企业能够及时筹措资金用于还贷,银行业不良率没有出现明显回升甚至会略有下降;在点式暴露期,因经营形势继续恶化,特定行业经营严重困难,资金筹措渠道不畅,无力及时还款,导致行业整体不良率出现大幅度上升;在全面暴露期,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通过担保链、产业链的传导作用,不良资产暴露开始由特定行业向外围行业扩散,银行不良资产步入全面暴露期,不良率快速提高,风险防控压力大增。

2012年起,以钢贸行业风险集中暴露为标志,银行不良资产暴露进入点式暴露期。这个阶段,光伏、大宗商品贸易、港口码头、交通运输、电力等特定产业相继进入不良暴露期,银行业不良资产率呈现小幅上升态势。自2013年四季度至今,银行业不良资产则步入全面暴露期,表现为不良率快速上升、不良资产呈现出多点暴露和链式传播等特点。与此同时,典型的低风险业务——贸易融资,竟超过一般公司贷款成为风险暴露的主要业务品类,意味着银行业传统的风险防控机制也出了问题。来势汹汹的不良资产给银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毫无疑问,银行业面临着一场硬仗。而目前,银行化解不良的策略大致有以下几种。

加强贷后管理

贷后管理是商业银行对存量信贷资产进行风险防控的主要手段。面对不良资产的快速暴露,银行普遍加大了对贷后管理的力度,努力将贷后管理做实,并不断丰富贷后管理手段,如根据贷后管理过程中掌握的信息开发风险预警系统等。贷后管理主要目标是做到风险早发现,从而早于同业采取增信措施甚至是资产退出。这对单个银行是有利的,但基本无助于降低银行业整体不良率水平。极端情况下,个别银行依赖优秀的贷后管理手段实现了资产早退出,还会使本来可以维持的企业出现资金断裂,给企业的其他合作银行带来不良,反而会提高银行业的整体不良水平。

提高信贷门槛

当前,对于新增贷款,银行主要通过提高信贷门槛的方式防控不良。一方面,重新制定行业、地区和产品等信贷准入政策,对于风险高发行业、产能过剩行业等实施诸如名单制管理等更为严格的新增授信政策;对于风险高发地区,上收基层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并下调信贷审批金额等;对于风险高发产品,如联保互保类信贷产品,大幅提高准入门槛等。另一方面,缩小抵/质押物可接受范围,降低抵/质押率,提高合作担保公司门槛等,做实第二还款来源。整体而言,提高信贷门槛会带来信贷紧缩的效果,不利于经济复苏;长期看,对银行业整体不良防控弊大于利。

提高不良处置效率

对于已经产生的不良,除持续加强催收力度外,银行普遍提高了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加大对诉讼、抵/质押物处置等环节的资源投入力度,并适当放宽了基层机构在不良资产处置上的权限和介入程度。2013年以来,商业银行普遍加大了不良资产核销力度,数据上表现为盈利增速下降且拨备覆盖率呈下降态势,对于防止行业整体不良率大幅上升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不良核销属于相对消极的事后处置手段,对于防控不良资产继续上升缺乏实质性支撑。

在行业风险逐步暴露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上述基于个体理性采取的种种措施,短期内或有助于自身权益的主张,但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企业困难,进而影响整个银行业的利益,具有较大的负外部性。银行行为的负外部性使得银行同业间存在着囚徒困境,即对于单个银行而言,即使其基于行业利益而不采取紧缩性措施,只要其他同业采取了紧缩性措施,同样会使行业利益受损,且不采取紧缩性措施的银行受损更大。面对这种个体理性与行业理性的背离,不能只依靠银行个体的力量,还需要监管部门从银行业整体的角度出发,制定出相应政策,并约束所有银行执行,才有可能走出囚徒困境,实现行业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