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拐点下的政策抉择

发布:2014-07-22 09:22 来源: 《中国外汇》2014年第13期 作者:沈建光
“微刺激”并非刺激,而是以最低限度的政策措施避免经济硬着陆。若要实现经济全面反弹,还取决于后续政策与改革双向推进的力度。

今年以来,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外方面,美国QE退出趋势明朗,而欧元区在通缩压力之下,反而迈入了QE新时代。发达国家经济有所恢复,而持续多年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却出现分化,风光不再。国内方面,中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时刻,又恰逢房地产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未来增长与改革如何平衡?是否需要新一轮的刺激政策?金融改革与财税改革如何协调?多重拐点之下,中国经济如何应对中探寻崛起之路?

海外经济不确定性增强

从今年的全球货币政策来看,尽管美联储QE已经启动退出程序,但欧央行、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都在宽松。由此可以预见,宽松仍然是未来全球货币格局的主基调。从增长来看,发达国家复苏态势清晰;而发展中国家受到较大挑战,风光不再,分化格局或将持续。

具体来看,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一度不遗余力地坚持财政和货币的刺激,在政府负债已占GDP比重100%及两轮量化宽松后,仍继续实施了“扭曲操作”及“无限量宽松”的抗危机举措,终于导致其当前经济在全球范围内一枝独秀,QE退出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与美联储逐步退出QE相反,欧央行在能否发挥更大作用方面始终面临来自德国央行的反对。而6月欧央行议息会议达成的一揽子宽松货币协议,证明德国央行立场已经松动。这与笔者早前在欧央行工作时德国人“掌勺”时的情境大相径庭,也预示着未来欧央行将大有作为。此次一揽子计划中,欧央行宣布结束SMP的冲销。鉴于账面上的SMP总额为1645亿欧元,结束冲销措施,意味着上述流动性将直接投放,虽然额度不大,但也表明欧央行力压德国央行,开创了欧版QE的先河。

如果将上述美国经济复苏和欧央行全面QE看成是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两大海外重要拐点,那么还有一个关键变化显然同样不容忽视,即金砖国家的风光不再。实际上,金融危机以来,相对于发达国家的颓势,新兴市场增长态势曾一度令人振奋。美联储量化宽松期间,全球资金涌向新兴市场,活跃了当地的股市与房市。然而伴随着美联储退出QE的确认,自去年5月以来,资金相继从新兴市场撤离,结构性改革滞后浮出水面。

例如,印度外汇储备占GDP比重仅为14%,但经常项目逆差高达5%,债务率超过60%的国际警戒线,通胀率亦高达10%,风险较大;巴西同样受到通膨居高不下与经济增长疲弱的困扰,政府支出低效率、腐败问题严重、教育及医疗投入低等问题,均引起了巴西民众的不满,就连目前正在举行的世界杯,也成了众矢之的;俄罗斯经济更是陷入停滞,地缘政治风险使其颇为孤立。

国内地产与金融的风险加大

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正处于“三期”(即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叠加阶段,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相比前几年发生了极大变化,将中国带入了战略机遇期;而当前房地产与金融两大风险有所加大,更对决策应对能力提出了较高挑战。

房地产市场方面,早前一路上涨的房价走势突然逆转,房地产开工持续下滑,房地产销售旺季不旺,房地产开发投资降至低位,始于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下跌潮”也逐步向一线城市蔓延。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5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978元/平方米,环比上月下跌0.32%,是2012年6月以来连续环比上涨23个月后首次环比下跌。

可以说, 当前房价拐点已经出现。如果房地产持续遇冷,毫无疑问,这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是十分显著的。毕竟,房地产对于中国经济的支柱作用毋庸置疑,不仅体现在建筑业、房地产业对GDP的直接贡献,也体现在其对上下游企业的影响。同时,考虑到金融行业的风险以及地方政府收入都与之联系密切,可以说,房地产已经成为决定今年经济走势的关键。

此外,经济下滑之下,金融风险同样有所加大。年初中诚信托违约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虽然最后因关联方出手相助警报解除,但事实意义上的违约已经成立。而相似情况仍然很多。中国信托业在过去几年发展迅速,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元,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流向了矿业、煤炭、房地产等相关行业。而面对经济下滑与产能过剩的压力,这部分投向的信托产品正在承压。此外,近期有色金属融资骗局也在浮出水面,部分地方银行业也处于坏账危机爆发的前夜。

“微刺激”并非刺激

针对经济下滑、房地产与金融风险双双加大的复杂局面,决策层早前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包括定向降准、再贷款、稳外贸、行政审批权下放、支持棚户区改造、小微企业减税、以及加大铁路投资力度等等措施。然而,上述措施也引来市场上的不少非议,认为这是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更有人将近期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与“四万亿”做对比,担心中国会重蹈覆辙。

在笔者看来,上述“微刺激”政策并非刺激。可以看到,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实际上是双紧的,并不符合“积极”与“稳健”之名。

例如,年初经济持续下滑之际,4月财政支出同比增速仅为1.9%,财政政策并非积极而是过紧。与此同时,财政沉淀资金仍然较多。截至今年4月,国库库存现金余额接近3.6万亿元。回想去年二季度中国经济下滑较快之时,李克强总理也曾提到要注重用好这部分资金,但如今再看,这部分资金的变化并不大。因此,加快运用这笔存量资金,将其投于符合调结构、保民生的方向,其实是可行之策。

货币政策方面,规范影子银行风险是必要的,但表外资金已经大幅收紧之时,表内信贷理应保持适度增长以使全社会资金维持在合理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冲表外收紧对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然而,4月之前,我们看到的是表内表外同时收紧的局面。此外,由于融资成本上涨和贷款额度限制,诸多银行纷纷暂停或者上浮首套房贷,即便央行领导喊话也鲜有好转,更体现了早前货币政策过紧的事实。

据此,“微刺激”难言是刺激,而是以最低限度的政策措施避免经济硬着陆。值得肯定的是,伴随着稳增长力度加大,5月财政货币政策已有所改变:财政支出增速高达两位数,一改上月零增速的尴尬;新增贷款大幅上升,M2增速处于13%目标以上,加之定向降准与再贷款力度加大,政策拐点已然呈现。在此背景下,5月经济持续下滑的态势得以遏制,工业生产与消费略有好转,出口有所提升,但投资仍然持续向下。

在笔者看来,若要实现经济全面反弹,还取决于后续政策与改革双向推进的力度。短期来看,笔者认为,中国央行应为大中型银行降准。毕竟5月新增外汇占款不足400亿元,创九个月内新低,维持过高存准率以对冲资金流入的必要性已经大大降低。因此,降低大中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释放流动性以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是有必要的。

而从长期来看,改革仍是唯一出路。值得肯定的是,自三中全会明确了市场的决定作用以来,今年改革全面推进的步伐已有所加快,特别是从近期发改委发布的《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来看,政府职能转变、财税金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户籍土地改革被列为今年改革的重中之重。在笔者看来,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如能大举突破,将继续释放红利,支持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当然,在全面推进改革的同时,建议更加注意协调性。以金融改革为例。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空前加快,与之相伴,社会融资成本正在上升。如果仅由利率市场化带来的资金成本上涨倒也属正常现象,毕竟世界上很多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之时都出现过这种现象。但问题在于国企改革、财税改革的落后,使仍处于软约束下的企业对利率不敏感,资金紧张之时,会由此进一步推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对人民币国际化也要给予充分重视,并积极加以推动。海外政策环境多变已显示出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缺陷。而人民币并非储备货币,中国面临发达国家货币超发带来的外汇储备资产安全问题。欧央行推出QE再次提醒我们,加快人民币可兑换以及促进人民币早日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不仅是贸易投资便利性的要求,更具有战略意义。

作者系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