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

发布:2014-05-28 13:45 来源: 《中国外汇》2014年第9期 作者:王元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
近几年,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运用偏重于对需求的管理。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轮宏观调控操作为例,政策取向上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组合,主要的政策手段包括四万亿元投资计划...

偏重需求管理的负效应

近几年,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运用偏重于对需求的管理。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轮宏观调控操作为例,政策取向上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组合,主要的政策手段包括四万亿元投资计划,以及配合计划实施的放松货币信贷和大幅增加信贷投放。上述扩大政府投资和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操作,旨在促进总需求扩张,是典型的需求管理。尽管在宏观调控中,需求管理手段的运用具有在较短时间内产生扩大需求、提振信心等效应,并且实践也表明对危机后我国经济较快走出下滑局面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相对缓慢、结构矛盾凸显的现状则表明,宏观调控如果过于偏重需求管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

一是需求管理政策一定程度上使结构调整步伐放缓。宏观调控中的需求管理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总量调控特征,而在结构工具方面则比较欠缺。由于政策传导及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总量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非对称性。具体来说,在实施扩张性政策时,增加的政府投资及其带动的信贷等资金,主要会投向基础设施领域,加之地方政府出于对地区生产总值和税收贡献程度的考虑,大型重化工业项目就成为优先选择,并由此造成扩张效应主要体现在这些领域(正因为如此,金融危机后需求管理政策的大规模运用,进一步加剧了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而在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以稳定物价时,信贷收紧经过银行体系的传导,对传统产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的影响会相对较小,而对新兴产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收紧的力度更大,由此产生不利于创新发展的效应。也就是说,需求管理政策运用所产生的效应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目标的方向相反。我国在经过几轮以需求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后,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加凸显,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二是需求管理政策难以调和保增长与稳物价间的矛盾。需求管理政策具有使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的特点。近年来劳动力、资源能源等要素成本上升,成为我国价格水平上涨的重要推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以需求管理为主的做法,不仅难以缓解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反而使促进经济增长与保持物价稳定两个目标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在经济下行与价格水平上涨并存时期,如果为了拉动经济增长而采取扩张性需求管理政策,其所形成的通胀压力就会与成本上升带来的通胀压力相叠加,使稳物价的难度进一步增大;而如果为了稳物价而出台紧缩性需求管理政策,则会产生经济增长放缓的效应。实际情况也是这样:金融危机后,应对危机的需求管理政策使2010和2011年价格水平明显上升;而随后的货币政策收紧,则导致自2011年起经济增速的下滑。

三是需求管理政策造成了债务风险累积。应对危机的一轮大规模需求管理政策的实施,对中央政府的引导性资金投入和地方政府的配套性资金投入都提出了要求。地方政府出于GDP、税收贡献等方面的考虑,积极争取大项目,所需配套资金不得不通过融资平台负债来解决,从而形成了政府债务的较快扩张。而此后因通胀加剧引起的政策调整,使已开工项目的后续信贷等资金来源紧张,进一步加剧了债务风险。

加强供给管理的必要性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应更加符合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并兼顾平抑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与促进中长期目标的实现。宏观调控中供给管理手段的运用,不仅有助于解决偏重需求管理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更加适合我国经济面临要素约束增强、结构矛盾凸显的现实情况,而且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提高供给管理的地位,加强供给管理手段的运用,并形成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的宏观调控方式十分必要。

一是有必要通过加强供给管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应对要素约束的增强。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具有明显的粗放型增长特征,资源消耗大、利用效率低,对劳动、资本等投入的依赖性强。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面临的资源紧缺和要素价格上升等约束会逐渐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必然选择。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应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即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开驱动经济增长。供给管理恰恰就是从生产者层面入手,通过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和生产率,来影响总供给,进而实现调控目的。因此供给管理的加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二是有必要通过加强供给管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需求管理政策的总量性调控特征不同,供给管理具有结构性调控的特征和优势,能够实现在产业之间、区域之间、企业之间、部门行业之间创造结构差异性的激励和竞争条件。在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的背景下,在宏观调控中更多运用供给管理政策,有利于同时满足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短期目标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中长期目标的需要,避免前一时期因宏观调控偏重需求管理而产生的短期政策抑制经济结构优化的弊端。通过加强供给管理手段的运用,还可以使宏观调控的作用区分出层次,更具针对性,并有利于按照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在宏观调控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寓结构调整于宏观调控之中。

三是有必要以供给管理促进宏观调控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协同。供给管理政策可以说是宏观调控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结合点。这是因为,当前我国面临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放松政府管制,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各类生产要素的配置,这一改革方向与供给管理的作用机制是一致的。改革任务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建立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等内容,与供给管理手段都有重合的部分。因此,加强宏观调控中的供给管理,将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有所助益,并使短期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的中长期任务更具协同性。

加强供给管理的政策建议

加强供给管理,对于改善我国宏观调控效果,以及促进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的协调,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应注意的是,从我国经济当前和未来可能面临的形势来看,宏观调控中加强供给管理的同时,也仍需继续发挥需求管理的作用,特别是当经济出现明显下滑或通胀超出合理区间上限时,更有必要利用好具有起效迅速、提振信心优势的需求管理政策。也就是说,我国应构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的调控方式,而不是将宏观调控全面转向供给管理。从我国实际出发,下一步加强供给管理,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放松管制,改善市场环境。供给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扩大有效供给,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提高资本供给效率。按照供给学派的理论,要提高资本效率必须减少政府投资,加大民间投资。我国现行体制下,对民间投资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并且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因素,对民间投资的歧视也未能完全消除。为此,应通过放松政府管制,如进一步减少政府审批项目等手段,加快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环境,释放民间投资的潜力,并通过鼓励民间投资带动供给侧效率的提升。

二是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减税是供给学派的核心政策主张。但应注意,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出发,减税政策的运用不应着眼于全面降低税负,而应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结构性调控功能,以结构性的税收调整政策,实现扩大有效供给和优化经济结构的目标。具体而言,就是对需要加快发展的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实施减税;而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和经济活动,则应尽快形成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税收制度。

三是政府要加大支持创新的力度。将政府资金由直接投入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转而更多投向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研发活动,通过构建重大基础性科研平台、建设产学研联动发展的机制、加大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等方式,发挥政府在促进创新中的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