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

发布:2013-11-13 11:23 来源: 《中国外汇》
在中国东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加强的时代背景下,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实现合作共赢的客观与现实需要。

2001年,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考验后,中国与东盟率先开始了自贸区谈判,开启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性进程,并带动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先后与东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从2005年至2009年,中国与东盟先后签署了双边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经过十年的努力,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宣布正式成立。从2001年至2012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货物贸易额从400亿美元急剧扩大至4000亿美元,中国-东盟自贸区对此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东盟超越日本成为中国仅次于欧盟和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也在不断创新,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中的很多内容已经滞后于形势发展,区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和便利化程度相对较低。

李克强总理在109日举行的第16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指出,中国与东盟要以长远眼光看待彼此关系,凝聚两点政治共识和七个领域合作,使今后十年双方合作朝着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方向发展。概括起来,也可以称之为27合作框架。在此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详细描绘了“钻石十年”蓝图,并特别提出了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的愿景。笔者认为,在中国东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加强的时代背景下,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实现合作共赢的客观与现实需要。

升级版的意义

升级版自贸区是中国东盟互利共赢的战略需要。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动力。在中国的周边外交战略中,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方面看,还是从外交与安全角度看,东盟都是最为重要的合作伙伴。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的加快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与东盟经济之间的互补性特征正在增强,竞争性正在减弱。在中国目前的出口产品中,资金与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比重高达近60%,而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等产品的出口比重已经降至20%左右;而东盟国家,目前出口仍然以资源密集性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种互补性意味着,中国和东盟国家可以在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集中人力、物力开拓发展。在服务和投资领域,由于中国与东盟之间紧密持久的经贸往来和社会文化交往,双方在交通、港口、金融、科技、环保、教育、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正逐步加深,升级版自贸区的互利共赢价值观将得到进一步发挥。所以,从中长期看,自贸区升级版是中国与东盟双方的战略需要。

升级版自贸区是中国转方式和调结构的客观需要。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中国的转方式与调结构需要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逐步完成。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和东盟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加工制造业已经出现向东盟国家转移的趋势。这一方面有利于中国消化过剩的工业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快东盟国家工业化进程。借此机会,将国内制造业落后和过剩产能转移,并且专注于产业升级,这是中国难得的契机。未来中国和东盟将一同构成世界制造业基地。这种转移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双方互利共赢颇多助益。升级版自贸区是增强东亚全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升级版自贸区将使中国与东盟之间包括资源、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在市场配置资源条件下不断提升双方的竞争力。它不仅能进一步带动中国对东南亚的投资,也有利于双方的经济转型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以共同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风险。为此,应加快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谈判进程,以促进中国与东盟早日形成互联互通、相互推进、相辅相成的经济共同体。这对于提升东亚在全球的整体竞争力意义非凡。相信在“钻石十年”中,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及人文交流,将对提升该地区竞争力,促进该地区的和平稳定,打造世界经济增长主要引擎发挥重要作用。

升级的思路

升级版的自贸区意味着未来双方货物贸易的关税水平将进一步降低,覆盖货物的种类范围将不断扩大,服务贸易市场的准入门槛不断降低,投资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逐步实现。在新时期,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需要双方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精神,通过协商谈判,制定出升级版的自贸区协议。

货物贸易方面,中国需要帮助东盟发展。从长远来看,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之间如果经济实力差异过大,则会大大限制各成员国相互协调经济政策的余地,从而不利于自由贸易区内各国的共同发展。针对当前中国与东盟之间存在的差异,中国有责任、也有必要在东盟联合自强的同时帮助东盟发展。中国自身也应该加速产业升级,确保自贸区内错位良性竞争。作为世界工厂,中国规模庞大的低端产业,成为横亘于中国与东南亚诸国间的高山,双方贸易亦受制于这一产业同构。要使自贸区健康、可持续发展,产业错位至关重要。其关键在于中国要率先完成产业升级,在产业竞争领域,与东盟形成错位,以建立有序的良性竞争环境,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公平、平衡、可持续的增长;中国亦需要完成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的转型,使中国成为东南亚诸国的巨大海外市场,使东盟能受益于中国的增长与发展。因此,中国在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谈判中,可以适当照顾东盟的需求。

服务贸易方面,东盟需要考虑中国国情,中国也应该加快改革步伐和加快发展,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尽管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猛,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中国在加入WTO的谈判中,对服务贸易的进入设置了比产品贸易更高的门槛和更长的过渡期。在列入服务贸易开放减让表的33项内容中,在电信、电影院建设和经营、燃气、热力、供排水等方面具有较多限制,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的行业保护色彩亦颇为浓重。这些限制大大降低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开放度。另一方面,中国服务贸易本身的发展水平也比较低:长期处于贸易逆差;服务贸易的发展不尽合理,结构失衡;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立法不健全。总之,我国服务行业发展较慢,服务贸易的开放度也较低。鉴于中国服务业管理体制复杂,要改变这一切需要有一个渐进的改革过程。因此,在服务贸易方面,东盟需要考虑中国的国情,与中国共同合理、适度地逐步推进服务贸易开放;而中国自身则应该有计划、有安排地合理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大力推进知识密集型的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技术服务等服务贸易的发展,全面协调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平衡服务贸易内部结构。

投资方面,中国需要循序渐进地改革投资管理体制。目前,东盟与澳新、印度、日、韩的10+1 FTA在投资方面均为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这也是符合当前国际惯例的通行模式。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与东盟过去的投资协议中并不涉及准入前国民待遇问题和负面清单。鉴于中美投资协议谈判目前已经就准入前国民待遇问题和负面清单明确了方向,同时,中国也正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就此开展试点,因此,在升级版谈判中,东盟可能会据此向中国要价,要求将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列入新的协议。这就需要中国能循序渐进地改革投资管理体制。

升级的两个关键领域

考虑到目前中国与东盟之间在货物贸易自由化领域合作模式较为成熟,预计升级版自贸区将进一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双边贸易额将继续迅猛增长。但在贸易投资的便利化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较大,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一方面,要多管齐下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一是加强对东盟投资企业的融资渠道建设。东盟国家普遍缺乏资金,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赴东盟投资,面临的一大瓶颈就是很难在当地融资。应考虑在东盟增设金融机构,为中国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或设置专项投资合作基金,进行信贷支持。二是建立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应特别致力于为中国企业提供在东盟进行投资、贸易等方面的信息。需要提供的信息包括:东盟各国有意对外招商引资的项目,东盟各国的投资环境,东盟各国在引进外资方面的政策支持与限制,针对东盟国家具体行业的投资资讯与动态等。这些信息的提供,可以避免中国企业扎堆和重复投资,减少盲目投资。三是加强与东盟的合作与磋商,为企业消除投资障碍与壁垒。四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东盟 10国在投资环境、政策法规方面差异明显。总体而言,东盟的投资环境有待改善,这需要在政府层面予以协商,以逐步改善中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环境。五是以外汇、金融合作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在清迈倡议机制基础上,应进一步扩大双边本币互换的规模和范围,增加跨境贸易本币结算试点。

另一方面,要加快双方互联互通进程。互联互通的基本含义有两个,一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二是人和人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中国和东盟求发展的共同迫切需要,东盟更甚。现在东盟的基础设施(如道路、能源、交通)建设均明显落后于中国。在力图打造“钻石十年”的未来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完善是达成目标的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量非常大,在亚洲开发银行资金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习近平主席在10月举办的APCE会议上提出了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议。这既可以发挥中国外汇储备充足的资金优势、设备优势,也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世界领先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更加有力地推动东盟国家基础设施的改善,达到双赢。推进中国与东盟间互联互通的建设,将成为驱动双方经贸合作升级的重要引擎。中国与泰国之间的互联互通新举措将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最佳范例:中泰将推进互免签证和中泰高铁合作。作为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的桥头堡,这一合作能极大推动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投资便利化:如果泰国与中国合作能在泰国境内建设数条高速铁路,并经现有铁路与中国、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接轨,将极大提高铁路沿线地区的物流运输速度和便利性,降低运输成本,便利货物贸易,从而提升中国与东盟合作的经济效益。

 

/张建平 周怡 编辑/孙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