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应对增长放缓

发布:2013-05-27 10:41 来源: 《中国外汇》何帆
一季度经济增长乏力,引发市场的普遍关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一季度实际GDP增长从去年四季度...
一季度经济增长乏力,引发市场的普遍关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一季度实际GDP增长从去年四季度的7.9%跌落到7.7%,低于市场预期。四月本是传统的制造业旺季,环比景气度一般会呈上升趋势,但5月1日公布的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却降至50.6,低于3月的50.9。汇丰5月2日公布的4月PMI也降至50.4,低于3月的51.6,其中新出口订单四个月来首次降至荣枯线下方。
 
一季度增长低于预期,是由于长期、中期和短期各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第一,长期结构失衡问题导致经济自主增长的动能疲弱,而过去投资推动型增长带来的投资低效问题,成为目前制约中国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二,2011年实施紧缩政策之后出现的下行减速趋势仍在继续,其中化解产能过剩和地方债务等遗留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增长潜力。第三,近期实施的一些调控政策及出现的突发性事件亦对经济增长带来了影响。中央政府打击公款浪费效果明显,但也使得消费增速回落;房地产政策阴晴不定,影响到房地产投资。
 
我国经济近期仍然存在着下行压力。第一,企业仍然面临去库存的压力。从去年年底开始的补库存周期已提前结束,明显补库和去库的现象暂时不会出现,甚至可能出现新一轮的去库存化。第二,房地产投资可能继续下滑。越来越多的开发商不仅关注国五条的政策风险,更关注拟议中的房产税的风险,2013 年已被不少开发商形容为“出货年”。从目前土地购置面积、房地产新开工、施工增速来看,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也有下滑风险。第三,消费增长可能受到投资下降和企业盈利状况不佳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北京代表处的研究也表明,在中西部地区,消费的增长依赖于投资的增长,一旦投资大幅度下降,消费也会随之下降。
 
一季度数据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担忧, 4月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一季度的经济形势。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也召开了研究经济形势的会议。这两次会议显示出政府“淡定从容”应对经济增长下滑的态度,表明新政府很可能会容忍更低的增长速度,以更大的决心推动改革。
 
尽管中国经济可能会进入增长放缓的新阶段,但从全年来看,仍然能够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速。第一,财政支出的稳定增长有助于二季度经济增长回升。一季度GDP偏低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去年四季度财政支出大为缩紧,该季度的财政支出同比仅为4.6%(前三季度累计支出同比为21%)。由于财政支出约有一个季度的滞后效应,导致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长大幅放缓。而今年一季度财政支出增长平稳,因此二季度GDP会略有回升。第二,消费有望恢复增长。一季度零售和消费的疲弱可能是由于禁止浪费的政策所导致的,预计影响将逐步消退,只会造成短期负面后果。第三,预计中国政府将会加大基建投资力度以拉动经济,但为了确保结构性改革稳步进行,中国政府的刺激政策规模将远小于2009年。第四,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些结构改善的“嫩芽”,比如,世界银行提到2012年城镇居民实际收入上升9%就是一个正面信息。这有助于进一步提振消费,改变投资占比过大的局面。此外,去年在国企和制造业企业盈利疲弱的情况下,服务业、科技产业和私营经济体的盈利增长较快,投资增速也较快。第四,货币及信贷政策会有所放松。去年出于对通胀的担忧,货币量的控制比较紧;今年的通胀压力较小,食品的涨幅并不显著,从货币、信贷数据来看,目前的货币增长并不偏高。笔者预计二季度CPI涨幅可能在2.2%左右,全年CPI增长预计为2.6%。在此背景下,今年的信贷可能会稍有放松。
 
应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新问题,应该坚持淡定的态度,在稳住增长的同时,加快改革。过去几年,宏观调控的主要教训就是,调控的方向是对的,但力度和节奏总是踩错节拍。宏观调控本来是为了熨平经济波动,但过去几年的调控却带来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我们期待政府能够在近期内稳住阵脚,我们更期待着在下半年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全党上下能够对未来的改革事业深入讨论,凝聚共识,为未来五到十年的中国经济立下“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