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6
        2月16日,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发布最新报告称,CPI和信贷数据低于预期,显现了逐步紧缩的政策效果,,但通胀拐点并没有到来,中长期风险依然存在,加息还将继续,
  目前国际资金出现从新兴市场回流发达国家的迹象,虽流出资金与过去两年流入规模相比仍相形见绌,但新兴经济体持续加息可能引发国际资金外流、区内资产价格大幅调整的风险值得警惕。 专家认为,短期内新
        美元指数昨天走势较为动荡,在78.35和78.80关口反复争夺,最终收盘于78.35下方。目前指数小幅反弹,再次上试该水平。       汇通研究认为
周三,美联储最新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增强,而且隔夜公布的新屋开工数等经济数据也显示经济状况大幅改善。另外,有关伊朗军舰计划向苏伊士运河进发的报导也激发了避险情绪。美联
        北京时间2月18日凌晨消息,周四,中东多国局势迅速变化,外汇市场投资者纷纷将资金转向更安全的瑞士法郎寻求避险,美元兑欧元等多种货币走低。美元指数周四下跌0.29%。&
18日亚市早盘,美元兑瑞郎窄幅波动,因地缘政治紧张状况加剧昨日汇价跌破0.9500一线重要支撑,预计周末临近,投资者可能不会继续大幅做空,但美元兑瑞郎仍处弱势。从巴林到伊朗的反政府抗议者期望仿效埃及和突尼斯,
瑞郎周五在亚洲盘初守住涨幅,此前因中东紧张局势升温而走高.澳元触及波动区间上端後,失去部分上涨动能.通常在地缘政治紧张状况加剧之际受到追捧的瑞郎兑美元和欧元触及两周高位,因动荡局势在中东和北非蔓延.从巴林到
        美元观点:将围绕78.00 水平展开活动 在昨日的外汇市场上,美元有所回落,美元指数呈现向下调整态势再度向 78.00 支撑水平进行回测。美国1 月新屋开工月率上升14.6%,
澳大利亚央行助理行长洛威2月17日表示,由于全球粮食供应趋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给澳大利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该行已将2011财年短期通胀率预期由此前的2.5%上调至3%。他预计在未来两年内,澳大利亚通胀率将呈
中信证券经济学家胡一帆发布报告认为,1月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纪要揭示,FOMC委员对美国经济状况的信心增强。FOMC坚信美国经济复苏基础更加牢固的依据是,美国2010年第四季度居民消费强劲以及商业信心
日本央行2月16日发布的2月份《经济与金融月报》称,日本正在逐步摆脱当前的经济增速放缓阶段。判断基调与15日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决策声明一致。日本央行曾在15日宣布维持利率和量化宽松规模不变。 东京股市则继
在昨日重点关注栏目中笔者希望大家关注昨日傍晚英国央行通胀报告,并指出在接近1.62还是尽量卖出英镑.从目前情况看,昨日傍晚英国央行通胀报告和英国央行行长金恩讲话都对英镑较为不利.导致昨晚英镑盘中一度跌破1.60整
德国本周发布的2月份经济信心指数为15.7,低于预期,同时欧元区整体GDP数字也低于预期。不过德国ZEW数据显示,本月经济的增长数字是 85.2,预期是83.0。对欧洲未来经济增长的期待支撑欧元,欧元/美元昨日高点报1.355
周三欧元/美元走势震荡,不过最后仍大幅收高,澳元等货币兑美元亦上扬,汇价受到美联储会议纪要以及风险偏好情绪支持。有关伊朗军舰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报道一度引发投资者对中东局势的忧虑,另外英国央行公布通胀报告后
在当地时间16日公布一份会议纪要中,美联储上调了今年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不过,美联储官员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高失业率及高赤字等中长期问题仍将为美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带来变数。 受美联储乐观预期影响,当
新西兰银行(BNZ)的策略师Kymberly Martin周五(2月18日)亚市早盘表示,得益于商品价格的上涨,纽元、澳元兑美元料将走高。 Martin声称,"纽元/美元仍在强劲反弹的商品价格,以及疲软的近期国内经济数据之间摇摆
因市场担心葡萄牙将被迫申请外部援助,且西班牙国债拍卖结果较差,葡萄牙五年期国债收益率周四触及欧元面世以来的最高水平,欧元区外围国家国债表现较差,德债收盘上涨。 美国劳工部(DOL)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四(2月17日)公布了将在本周末的20国集团(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上公开的一份报告,IMF指出目前美元的汇率被小幅高估,美元小幅贬值将帮助该国经济实现更为平衡的增长。同时,该机构还敦
当地时间16日,美联储公布了上月底召开的货币政策决策例会的会议纪要。纪要显示,美联储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变得更为乐观,但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仍将全额执行。 美联储上调经济预期 昨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
世界黄金(1384.10,-1.00,-0.07%)协会(WGC)昨日公布了《2010年黄金需求趋势报告》,2010年全年黄金需求总量创十年新高,达到3812.2吨,价值约1500亿美元。 其中,金饰需求比2009年增加了17%至2060吨。亚洲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