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6
人民币国际化道路的节奏和步伐如何更好把握?人民币走出去对外汇储备和货币政策意义何在?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力又如何? 近日在由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第一财经日报》协办的“2011世界和中国经济论
美盘期油周三继续下跌,纽商所9月合约收跌1.86美元或2%,报91.93美元/桶,为逾五周以来最低。 美国能源情报署周三公布,截至7月29日的一周内美国原油库存增加100万桶;昨晚公布的ADP就业报告好于预期,但仍然
美盘期金周三继续走高,交易最为活跃的COMEX12月合约收涨21.8美元或1.3%,报1666.30美元,为过去8个交易日来第五次收于历史新高。 周三美期金盘中几乎每小时刷新一次历史纪录,最高时一度触及1675.90美元。本
布兰特原油期货周四(4日)回吐早前涨幅,并跌至四周低位,此前日本当局干预汇市阻升日元令美元飙涨,同时投资者明显避开大宗商品等风险较高资产。 周四,对于全球经济成长放缓及欧洲债务危机恶化的担忧,削弱了
昨日,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市场延续了前两天的微幅涨势,1年期人民币对美元报6.3650元,虽然创下近两个月的盘中高点,但与前一交易日相比变动不大。这意味着,按昨日的1年期NDF报价计算,市场预期1年后人民
周四美期油连续第五个交易日走跌,纽商所9月合约收跌5.30美元合5.8%,报86.63美元/桶,为今年2月中旬以来最低。 昨晚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无明显改善,加上摩通宣布调低美国经济增长预期,市场担忧美国
周四美期金结束持续上升态势,交易最为活跃的COMEX12月合约收跌7.30美元合0.4%,报1659.00美元/盎司。 美期银大跌6%,报3890美分/盎司,创5月中旬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周四摩通调低美国经济增长预期,引爆积
中行上海市分行4日宣布,该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总量率先突破600亿元人民币,其中2011年新增达460亿元。目前,该行已为沪上近760余家企业办理各类跨境人民币业务4500余笔,累计业务金额达620亿元,业务范围不
关于近期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争论,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昨日在《中国金融40人论坛》上发表文章称,人民币汇率改革应该先行于进一步的人民币国际化,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则应放缓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作为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结算货币,美元和欧元汇率都经历了剧烈波动。国内多数进口企业希望使用币值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从而规避使用美元和欧元进行计价结算的汇率风险。 在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及课题组在最新一期《中国金融》杂志发布的报告称,应抓住时机逐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而不是一次性完全放松利率管制;应先允许部分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试行市场化定价,限制不达
8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在接受和讯网访谈时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提高美国债务上限的议案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它消除了资本市场上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让美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利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日前撰文表示,今年上半年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在市场的深度、广度及其他很多方面,都取得非常理想的进展。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已开始成形,为推动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和国际化发挥了
香港6月新增人民币存款意外出现急速下滑。除中国经济“硬着陆”担忧令人民币中期升值预期降温外,内地银根紧缩也被市场人士认为是背后的原因之一。 一些投行预计,未来境内外市场的人民币双向流动将渐趋平衡。
8月3日消息,财政部今日在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定于2011年8月在香港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国债。此次国债发行额远高于之前的发行规模,显示中国有意进一步让人民币国际化。 公告说明了200亿国债的发
自7月18日以来,央行已经连续三周净投放,累计净投放近千亿元,本周进一步净投放至440亿元。受此影响,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近日来连续下行,其中隔夜利率已经跌破3%,接近前期低点。 然而,前不久流动性极度紧
尽管7月重要经济数据还未公布,但相信政府部门已经心中有数,鉴于CPI等经济数据的公布时间调整至每月9日,因此,新华社一经济分析师判断8月10日左右为加息重要时间窗口。 今天是8月份第1周,虽然7月份的宏观经
渣打银行今日发布报告称,当中国通货膨胀在6月至7月见顶之后,政策会适度放松,同时第4季度信贷控制也将变弱。在此背景下,报告预计2011年贷款总额将达8.0-8.5万亿元人民币。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三次提
尽管7月重要经济数据还未公布,但相信政府部门已经心中有数,鉴于CPI等经济数据的公布时间调整至每月9日,因此,新华社一经济分析师判断8月10日左右为加息重要时间窗口。如果过了该时点,则基本可以判断本轮加息
美国债务危机的外部风险警报解除,国内下一阶段的宏观经济走势逐渐成为焦点。按照惯例,7月CPI数据将于本月9日发布,截至目前,已经有多家研究机构发布对7月份宏观数据的预测,有机构认为,CPI或将再创新高,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