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红:5月份或无加息可能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公布的4月份经济运行数据显示:4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3%,食品价格上涨11.5%;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8%。 CPI数据与外界的猜测近乎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公布的4月份经济运行数据显示:4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3%,食品价格上涨11.5%;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8%。 CPI数据与外界的猜测近乎一致。
此前业内人士普遍预计,尽管食品价格出现了周期性回落,但结构型因素比如劳动力成本、租金以及国际因素使通胀具备长期化趋势,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或仍将破五。此间有观点认为,二季度再加息一次是大概率事件。
分析人士指出,预计5月上旬加息的可能性较小,但随着CPI继续上行,5月底6月初或再次加息25个基点。理由是虽然2011年以来央行连续上调准备金率,但在中国目前以外汇占款为主的货币被动投放模式下,准备金率的调整要达到回收货币的目的,必须具有超前性和高烈度性,目前的操作力度明显不够。
而国际金融服务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世红则认为,中国央行虽然在3日发布的《2011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释放出了收紧政策的信号,但4月经济数据显然没有达到年内最高点,5月份或无加息可能,存款准备金率则会随时调整。
事实上,在3月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出现小幅反弹之后,4月份的制造业PMI持续出现环比回落。而5月制造业PMI也可能仍会环比小幅回落,这意味着未来几个月中国经济增速将呈现持续下滑态势。同时从4月经济数据来看,消费速度有所回落,内需增长的压力依然很大。 权衡之下,紧缩政策的力度很可能出现稍缓之势。
何世红认为,宏观调控政策既要关注增长,也要顾及通胀。在政策制定者的权衡之下,可能需要继续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加息具有相对强烈的紧缩意味。
此间有媒体预计,4月份信贷规模增长料高于3月份,物价和主要增长数据的回调,将延缓央行加息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