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红:人民币短期内难以超越美元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随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的增高,以及美元霸主地位越来越备受质疑,谁能超越美元成为近期国际社会热议的焦点。此间,人民币成为被看好的选择。事实上,这一观点来源于中

        随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的增高,以及美元霸主地位越来越备受质疑,谁能超越美元成为近期国际社会热议的焦点。此间,人民币成为被看好的选择。事实上,这一观点来源于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长期话题。权威国际机构甚至认为,这个历史转折点可能最早在五年内发生。4月2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大胆预测,认为这个赶超的日子最早会在2016年到来,媒体的中国热再掀高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目前中国的经济规模是11.2万亿美元,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到2016年,将会增加到19万亿美元。而与此同时,美国的GDP将从现在的15.2万亿美元增加到18.8万亿美元,略低于中国,把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称号转交给中国。

  英国《金融时报》5月17日报道称,彭博社最近对1263名经济学家、分析师以及交易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人民币将在2016年前实现(与其它币种间的)自由兑换。此外,半数人认为人民币将在十年内成为一种储备货币。文章表示,金融界支持这种看法的人日渐增多。

  国际金融服务集团董事局主席呼声对此表示,虽然让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发挥一定作用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超过美国或许能够实现,但人民币取代美元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同时,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道路依旧漫长。

  因为就目前而言,人民币尚未突破实现自由兑换的瓶颈。大多数分析认为,把人民币纳入构成特别提款权(SDR)一篮子货币的梦想才刚刚起步,现在探讨成为储备货币的时间表很不现实。
  何世红认为,无论中国的经济规模怎样强大,但庞大的人口规模意味着中国在很长时间内仍然是穷国。

  美国财经咨询公司MarketWatch的专栏作家布莱特-阿伦兹撰文指出,一直以来,许多专家预测都认为,中国超过美国这一天迟早是要来到的,但是那将是10年或者20年以后的事情。

  何世红表示,即便中国经济规模能很快超过美国,但人民币取代美元地位依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美元尽管出现弱势趋向,但强势美元并不特指美元走向,而是影响其他国家汇率,甚至干扰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强大实力。与之相比,人民币崛起还需要很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