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投行高调唱多 中资券商态度趋谨慎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外资投行又一次在市场多空分歧加大的关键点“集体”发表意见。继高盛、里昂表示看多A股后,昨日花旗集团发表研究报告称,中国股市有望挣脱区间震荡向积极方面运行。  近一个月来,A股市场一直处于调整态势,上
  外资投行又一次在市场多空分歧加大的关键点“集体”发表意见。继高盛、里昂表示看多A股后,昨日花旗集团发表研究报告称,中国股市有望挣脱区间震荡向积极方面运行。

  近一个月来,A股市场一直处于调整态势,上证综指从3000点左右下跌至2859点的水平,跌幅超过5%。市场多空分析加大,而通胀、中国经济增长是否放缓则是争论的关键。

  花旗在报告中称,越来越多迹象证明中国经济活动放缓,未来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减少,中国股市有望挣脱区间震荡向积极方面运行。该行认为,信贷紧缩、去库存化、电力供应偏紧和外部经济弱化这些因素均对中国经济起到了放缓作用,也符合紧缩政策已经发挥作用的看法。

  此前,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吉姆·奥尼尔5月12日在香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通胀不会成为大问题,无需过分担忧,通胀压力下半年就会回落,届时政府需要停止紧缩政策,中国股市也会迎来大幅反弹。”

  5月16日,高盛集团的晨会报告中再次强调保持对中国内地股市“增持”建议——“我们相信中国未来将保持现有的紧缩力度,因近期数据显示,中国持续的紧缩政策已逐渐达到其预定目标。”高盛同时表示,“由于中国股票相对低廉的估值水平以及强劲的盈利增长动力,我们对中期市场走势保持积极观点,并相信市场下滑风险相对有限。”

  另外,近日里昂证券中国A股市场研究部主管严贤铭表示,目前A股估值已接近历史低点,随着通胀拐点逐渐到来,A股外部环境将逐步改善,里昂坚信A股在未来9-12个月会呈上升趋势,目前其估值已近历史低点,上升空间很大,上证指数年底有望站上3800点。

  严贤铭认为,从基本面看,积极因素包括通胀行将到顶,预计最晚第三季度初就可到达峰值,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因素也对市场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其实现在市场已不大关注通胀,转而在谈滞胀问题。负面因素则主要来自于市场供应面,包括太多的IPO及增发。今年前四个月,IPO与增发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8%,不过IPO速度在放缓,主要是最新IPO并不太成功,破发现象较严重,从而给IPO带来不小压力。

  不仅如此,5月以来国外投行更是集体空翻多,大摩、野村、瑞信等大行发布研究报告,集体唱多中资银行股,并上调了大部分中资银行H股的目标价。

  相对于外资投行的积极唱多,国内大券商则略显谨慎。

  中金公司最新研究报告称,引发本轮A股调整的主要因素包括对于国内经济放缓的担忧、政策进一步紧缩的传闻、海外市场美元反弹避险情绪上升和国内机构投资者仓位过高等四大因素。在这四大因素中,中金公司认为今年出现国内经济和政策大起大落的可能性较低。而投资者更需要关注美元反弹以及国内由于政策难以显著放松,盈利增速放缓背景下缺乏赚钱效应的市场可能出现超跌风险。

  中金认为投资者不必对指数过于悲观,因为指数层面的大幅下跌可能接近尾声。但同时,很多个股可能存在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尤其是估值较贵或者盈利增速难以跟上前期股价涨幅的个股。

  中信证券最新发布的A股策略研究报告认为,上周大盘弱势反弹的走势反映出经过前期大幅下跌后,恐慌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接下来一个阶段货币政策难以放松,市场对通胀可否在二季度出现高位回落仍有分歧。报告认为市场在震荡格局中缺乏趋势性机会,短期判断仍以自下而上的主题或结构性机会为主。中信证券认为,对经济基本面无需过于担忧,紧缩政策继续加码的可能性不大,货币政策可能会进入一个短暂的观察期,投资已有放松迹象,预计稳中偏松为未来的政策主基调。虽然不排除股指继续下探的可能性,但A股市场总体已经处于筑底区域,在保持策略灵活性的同时,投资者无需过度担忧。

  银河证券最新策略报告认为,4月份的各项数据显示,经济增速环比趋缓而物价涨幅略高于预期,在去库存和电力供给偏紧等影响下,经济增速有继续回落可能。同时,央行保持“每月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节奏不变,凸显央行对当前流动性过剩局面的担忧。不过经济基本面无需过于担忧,紧缩政策继续加码的可能性不大,货币政策可能会进入一个短暂的观察期,投资已有放松迹象,稳中偏松为未来的政策主基调。不排除股指继续下探的可能性,但A股市场总体处于筑底区域,在保持策略灵活性的同时,投资者无需过度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