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市场波动大 企业考虑应对措施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鉴于某些上市企业及对外向型企业,即使外汇市场风险加大,都是需要持有外币,或者要涉及到货币兑换问题。作者仅以自身经验,论述企业怎样在外汇市场规避汇率风险。首先,涉及到货币汇率风险的上市企业必须慎重选
鉴于某些上市企业及对外向型企业,即使外汇市场风险加大,都是需要持有外币,或者要涉及到货币兑换问题。作者仅以自身经验,论述企业怎样在外汇市场规避汇率风险。首先,涉及到货币汇率风险的上市企业必须慎重选择贷款币种和结算币种。汇率风险是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绝对有必要聘用熟悉外汇市场运作及具备基本分析能力的专业人员专责处理。最起码,他们要对世界金融财经时事具备感知能力通过这样的人才以及他经过研究的分析报告,企业有下面几种方式来规避汇率风险:
1、货币分散法
企业在一些大型合作项目及涉及大宗买卖的合同中,应按照当时的一揽子货币汇率,以多种货币计价并规定各种货币占总额的比例。这样一来,不管企业是付款还是收款,都会因为不同货币升值或者贬值不一致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消除外汇风险的目的。不过需要注意一些货币的特性,比如欧系货币中,欧元对美元,美元对瑞郎这两个汇率,走势几乎相反。在议定哪些货币将作为计价货币时,最好找出那些相互之间有正相关,或者负相关的货币,这样一来,可以做到各货币间的对冲,规避汇率风险。
2、高卖低提避险法
任何一种货币对汇率,无论它是长期上涨还是下跌,都是会存在波浪型趋势,即某一段时间上涨,而后下跌:或者某一时段下跌,随后上涨。由于存货价值不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因而在资金和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存货可以作为防止外汇风险的一种措施。这些存货在货币贬值后可提高价格出售。
3、提前、延迟法
涉及到外币业务的企业经营活动中,应收应付款项和债权债务直接受到汇率变化影响,实施提前、延迟收付法可直避免企业的潜在损失。提前收回或延迟付出贬值货币账款,延迟收回或提前付出升值货币账款。对于提前收回的贬值货币,应迅速兑换为升值货币。不过此法需要建立在买卖合约或者合作协议允许的前提下。
此外,关于产品销售,尽量缩短订货至交货的日期,并协议用汇价坚挺的货币计价。同时,提前订购货物,使用容易贬值的货币计价。但双方协商以何种货币计价,因双方所处地位对立,需要相互妥协才能达成协议。
此外,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规避汇率风险:第一,跟进口商协商用非美元货币结算;第二,约定汇率,将风险转嫁给进口商;第三,选择银行远期结汇交易、人民币掉期交易等品种,可将企业的外汇风险固定化;第四,可以借用银行融资产品规避风险。
不过,前两种方法,只适合于超大型、在整个合作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比如中石油集团,他在对外合作项目上,都有预算机制,建立约定汇率措施。对于另外一部分上市企业来说,通过适当的金融产品,企业可将汇率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
银行有一项业务可以作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措施,即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对于国内企业,还似乎比较陌生的。掉期业务就是指企业与银行之间一前一后不同日期、方向相反的两次本外币交易。例如,某出口企业收到货款1000万美元,目前需要将这笔美元换成人民币用于支出;同时该企业3个月后进口原料又需要支出1000万美元。这种情况,该企业就可以与银行办理一笔即期对3个月远期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即期卖出1000万美元,取得相应的人民币,3个月远期以人民币买入1000万美元。
通过掉期交易,企业可以轧平其资金缺口,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即期结售业务相比,掉期业务的成本较低,手续也更为简便。目前中行正抓紧进行相关准备工作,并将于近期推出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
此外,我国从1997年开始,由中国银行首家试点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十多年来,很多企业都从远期结售汇交易中尝到了甜头。确实能够帮助到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远期结售汇业务,指外汇指定银行与企业约定将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日期,到期时按照约定办理结汇或售汇业务。比如,某企业预计3个月后将向国外出口商支付500万美元货款,该企业可以与银行提前签订远期售汇合同。这样,3个月后无论当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如何变动,该企业都可以按照事先约定的汇率用人民币从银行购买美元货款,从而锁定汇率风险。
远期结售汇业务具有一定的投资属性,需要企业有相关专业人员对外汇市场进行分析研究。但是,企业在进行远期结售汇业务时需要有正确的心态及行为。外汇市场货币汇率变化难以预料,很有可能会出现某一笔远期结售汇的结果还不如即期结售汇的情况。对此,企业应当认识到,并不是通过远期结售汇业务来获取企业利润,更不是不是投机获利行为,此类业务仅仅是为了企业规避外汇市场货币汇率波动而产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