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助力企业走出去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从扩大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到推动人民币境外直投,人民币在全球货币舞台上的角色被赋予越来越鲜明的“国际化”色彩。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企业需要密切关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尽可能地利用新开放的金融服

  从扩大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到推动人民币境外直投,人民币在全球货币舞台上的角色被赋予越来越鲜明的“国际化”色彩。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企业需要密切关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尽可能地利用新开放的金融服务。目前,中国企业可顺应政策导向,在对外贸易中尽量争取用人民币结算,并重视开发人民币广泛流通的东盟市场。此外,可思考如何利用中国香港、美国等地的人民币离岸金融服务进行贸易结算和人民币融资等。

  人民币海外入储悄然布局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吸纳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货币、贸易结算货币。在这个进程当中,人民币也悄悄进行着海外战略布局。建立一套新的在海外流通的“海外人民币”价值体系已被广泛呼吁。

  人民币结算前景预期乐观

  “由于目前中国的外贸企业出口主要是面向欧美发达国家,因而在贸易结算的货币选择方面并没有太多的主动权,相对而言,新兴市场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就会比较高一点。”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峰说。

  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海外入储,将使当地中国外贸企业颇受裨益。对于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外贸企业有哪些方面的好处,中国银行(601988)公司金融部国际结算总监程军归纳为以下几点:规避汇率风险,锁定财务成本,提升预期收益;减少兑换损失,降低选择人民币融资产品时的衍生费用;相比于可兑换货币结算,可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有利于开拓海外市场,提升整体竞争能力等。

  事实上,过去两年内,跨境人民币业务已呈现飞速发展之势。数据显示,从2009年7月份开始,发展速度开始加快。去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是5000亿元,大概占进出口贸易总量的2%左右。而今年前四个月已达到5300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

  据汇丰银行日前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人民币预期将首次超越英镑,成为全球贸易企业在未来半年考虑采用的3种主要结算货币之一。在中国内地,预计年内人民币将超越欧元成为贸易企业结算货币的第二选择,仅次于美元。

  据了解,汇丰此项调查是针对全球21个市场6000多家贸易企业展开的。汇丰调查显示,全球范围综合来看,在未来半年最受贸易企业青睐的5种结算货币将依次为美元、欧元、人民币、英镑和日元。

  人民币跨境结算好处多多

  程军以中行雅加达分行为印尼某企业叙做的金额达1364万人民币的进口信用证业务为例,介绍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如何有益于企业的。该信用证用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电站建设项目的机电设备进口,受益人为中行上海分行某客户。该客户为出口方,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点企业,在对外承包工程、技术输出、劳务输出的过程中面临着项目工期长、资金回收期长的风险,更易受到汇率波动的风险。

  如果该出口企业以美元定价并结算,合同签订金额为200万美元,当日牌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82元,折合人民币1364万元,而当前美元汇率已出现较大波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突破6.5,假设此汇率为到企业收款日牌价,则该企业同样收到2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只有1300万元,利润缩水64万元。而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则不存在利润缩水问题。因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推出为此类“走出去”企业有效消除了对汇率风险的担忧,为外向型企业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虽然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好处多多,但目前依然障碍重重,其中主要的障碍是人民币资本账户还未开放,在资本账户下兑换性的限制意味着境外人民币不能直接购买人民币的离岸金融产品。而海外入储将使得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成为可能,企业在东道国用人民币直接购买人民币金融产品遂成为可能。

  据商报记者了解,包括新加坡、伦敦、东京、纽约在内,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在觊觎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商报记者表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开始鼓励用人民币来进行跨境业务结算,但是货币到境外后要解决一个回笼的问题,这就需要人民币在境外建立离岸市场,这个被称之为金融的“基础设施”。

  殷剑峰也为此建议,应鼓励企业在出口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加大资本输出力度,并使汇率机制更有弹性。

  国际板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在这儿,我想告诉大家,我们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近日举行的2011陆家嘴(600663)论坛上,直接给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所谓“国际板”,就是允许境外注册的公司到境内(目前基本确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上市。证监会目前披露的信息基本确定将以人民币计价,这也意味着该举措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步骤。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认为,上海国际板的推出,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不仅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推进器,而且对于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地位提升有着很大作用。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辜胜阻表示,推出国际板的关键在于搭建框架,使证券法、公司法等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相适应。它的推出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最大的好处是能鼓励在海外上市的科技型企业回归。

  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预计,国际板可能很快就会推出,这对中国金融市场是好事,不必太担心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他认为,一旦国际板得以推出,将与A股互相促进。从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经济实力提升的角度看,即使推出国际板,加上现在的A股和B股,还有香港的H股,仍满足不了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因此推出国际板是好事。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表示,推出国际板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长期利好,这表明中国资本市场更加开放,市场环境更好,配置资源舞台更大,信息更加充分和透明,使得市场走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开“一扇门”。

  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发展部总监石晓成表示,国际板规则的制定会参照国际上通行的一些做法,比方说可能会有门槛,规定上市公司的资产必须达到什么标准,公司必须在相关领域属于什么样的领先地位。这两年有关部门做了充分的准备,证监会非常慎重,制定了很多相关的规则,交易所也在制定,希望把所谓的风险降到最低。他还强调:“国际板推出没有具体的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