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 香港金管局要求银行体检
香港金管局日前致信本地银行业,要求各家银行按照假设市场有一半热钱流出香港的情况进行压力测试。据悉,这是金管局继上月底要求银行提交今年余下资金计划后,再次出手监测香港银行业的健康状况。
金管局在信中称,自2008年10月至今,共有约1.3万亿港元资金流入香港的银行体系,较该局早前报告流入的热钱6400亿港元增长超过1倍。
有银行的高层透露,金管局在进行压力测试的通知中,要求银行假设分别在未来6个月及12个月,有自金融海啸后流入香港银行体系的一半资金,即约6500亿港元流出进行测试,以评估银行自身的承受能力,并在1个月内提交报告。
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根据金管局数字,截至今年3月底,香港银行的总存款量为70,735亿元,而贷款则为45,390亿元,贷存比率约为64%。银行界人士指出,假设未来6个月,存款真的减少6,900亿元,存款总量便降至约6.4万亿元,以现时贷款数字来看,贷存比率约升至71%,仍属可接受的健康水平。该人士同意上述假设,仅属银行贷款额维持在3月底的数字下的推论,若全年贷款仍维持首季度的年度增长率近三成的速度,至年底贷款总额便达至5.5万亿元,意味贷存比率亦会急升。
金管局发言人重申,已明确向银行表示这项假设并不是金管局对市场的实际预测,又指压力测试是一种常用的监管措施,而存款流出的规模和速度的仅为压力测试下的假设。
香港银行体系存款急增,海外资金流入是原因之一。金管局总裁陈德霖便曾指出,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共有6,400亿元流入港元市场。
对于这些资金一旦流走的影响,渣打银行(香港)经济师徐天佑相信,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应最为显著,但出现如此庞大资金外流的可能性有限。他解释,在可见将来,亚洲仍然是投资者首选,不少资金亦借香港投资中国市场,相信投资者不会大举抽走资金。。
市场分析普遍认为,从不久前结束的美联储议息会议的会后声明可见,美国经济虽距离完全复苏还有很远的路,虽然美联储未发布“退出”时间表,但其货币政策已出现了转向信号,金融海啸后实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或将戛然而止。同时,美元政策转向将对香港的股市、楼市、出口等均造成直接影响,如果美国加息,早前流入香港的热钱就可能会流走,金管局近期频频出招正是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另外,香港其实早就有加息的压力,因此香港不排除比美国更早上调利率。